张元幹
《次吕居仁见寄韵》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1. 老去犹为客:“老去”表示年纪渐长,而“犹为客”意味着尽管年岁已高,但仍像客人一样流离失所。这反映了诗人可能因政治原因或个人遭遇而远离家乡,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 2. 谁人念退居:“谁人”在这里指的是谁能够理解他的处境和心情,“念退居”则表达了对宁静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外界纷扰的无奈。这里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 3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的解答,首先要求考生读懂诗的内容,理解诗意,然后分析诗人所运用的手法,最后赏析诗句。 本题中,“郭从范示及张安国诸公酬唱辄次严韵”一句是说郭从范给张安国等朋友作诗酬唱,而自己则按照严维的诗韵来创作了。严维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清丽工巧,善于用典。郭从范与张安国等人一起酬唱,表明了他们的友谊深厚。 第二联“登楼乘暇日,唤客共浇愁”
诗名:《上张丞相十首》之三 诗句: 活国勋奇甚,平戎志未衰。 肯从时论屈,自许世人知。 豹尾遥临镇,蝉冠暂祝厘。 天将擒颉利,露布舍公谁。 注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代表作之一《上张丞相十首》的第三首。诗中通过赞美张丞相的卓越功勋、坚定不移的和平愿景、坚持自己的见解不受他人言论影响以及他的高洁品质,表达了对张丞相的深深敬仰和高度赞扬。诗中的“活国勋奇”、“平戎志未衰”两句
【注释】 上张丞相十首 其六:上奏给张丞相的十首诗中的第六篇。 国士多孤愤,君侯特长雄:国家中有志之士大多怀有满腔的怨恨,你张丞相却有超人的才能和气慨。 玉墀曾复辟,铁券会论功:你在玉殿台阶上恢复帝位时,也曾立下赫赫战功。 宇宙尊文物,华夷界土风:在天地间尊崇文治武功,划分华夏与夷狄的地域风俗。 力扶炎运正,此意合苍穹:竭尽全力扶持正朔光明,这种心意合乎天穹。 赏析:
【注释】 张丞相:指东汉光武帝的丞相,名卓,字子阳。 广汉(古郡国名)家山远:指广汉郡,在今四川成都市郊;家山,指家乡。 临川道路旁:临川侯邓禹曾为广汉太守,后迁任南阳太守。 故垒:邓禹曾任征西大将军,在陇西与羌人作战,立有战功。 甘棠:即棠梨树,其木可为箭杆和车饰,古人常以喻贤臣。 雪后风烟润:指春雪过后,天气晴朗,气候宜人。 草木香:指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丹心驰魏阙:意思是说
【注释】蠢尔:指骄横。天骄子:指骄横的游牧民族。中原:指中原地区,即中原政权。太深:指祸害很深。野心:指野心很大。叵测:不可预测。内地:指中原地区。日昃(zè):太阳偏西,天色将晚。那常晦:经常昏暗无光。阳生:指阳气上升。自剥阴:自我消耗。德光:指晋王李存勖。非不僭(jiàn):并非不是僭越。僭,超越本分。终识杀狐林:最后终于被杀死在狐林中。 【赏析】《上张丞相十首》是唐代诗人朱庆余的作品
次折枢留题雪峰韵 轩冕本无意,烟霞如有期。 故人容野老,胜践见新诗。 谁办兼忘世,公当急济时。 春归仍送别,好在出山迟。 注释: - 轩冕:指官位和名望。 - 烟霞:指自然风光。 - 容:容纳。 - 胜践:美好的经历。 - 谁办:谁能解决。 - 兼忘世:忘却世间的纷扰。 - 公当:您应当(指诗人自己)。 - 急济时:尽快救助天下。 - 春归仍送别:春天回来还要分别。 - 好在:值得庆幸的是。
【注释】 张丞相:指唐代宰相张九龄。闽粤:指福建省和广东省。侯(hóu):古时诸侯的封国。德政:皇帝的恩德政策。生祠:祭祀死者的地方。方伯:官名,相当于州牧。帝师:皇帝的老师。四海:天下。安社稷:安定国家。被:受。私:偏袒。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张九龄在闽粤一带所推行的政治改革措施而写的。诗人赞扬张九龄三年来在闽粤地区推行“德政”,深受百姓拥戴;又歌颂张九龄在地方上实行“方伯”之治,政绩卓著
【注释】 申伯:人名。真成:地名,今河南信阳市境内。 精舍:寺庙。 去住:去或住,意谓行止。非:不是。数:计算、计数的意思。 行藏:指行为和志向。天:指天命。 瘴:南方山林中的一种毒虫,这里借指瘴疠(huòlǐ)。 棹(zhào):船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丰二年(1079年)在江西庐山归隐期间所作,时值“申伯有行色会宿东禅次”之际,遂即景生情而作。 诗一开篇,点出时间、地点。夜幕降临
诗句如下: 不见中秋月,长吟五字城。 译文:我无法见到中秋的明月,只能在这孤城中长吟。 注释:中秋月,即月亮;五字城,指诗人居住的城市。 赏析:这首诗以“次韵范才元中秋不见月”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通过描绘中秋节的明月、浮云、清影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诗中的“故人千里情”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