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林
杨卓林(1847—1926),字荫乔,青县于董经村人。 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考取咸安宫官学教习,端郡王载漪闻其品端学萃,聘为其子溥俊师。 光绪二十一年(1901)改内阁中书,俸满,遴放陕西同知,到省后即充陕西乡试同考官,旋补佛坪厅同知,调宁陕厅同知。 两厅均有惠政,士民建碑纪德,至今感篆。 又以劳积保同知补缺,后免补知府,以道员留省,加三品衔。 宣统三年(1911)六月署延榆绥道。
谨步震哥元韵 其一
记得同门日,翩翩皆妙年。 缘何双鬓白,搔首问苍天。
谨步震哥元韵 其二
曾记青年别,旦警至暮年。 愿求不老药,长共戴尧天。
屏架与椟工竣赋以志感 其一
边关父老太多情,十二围屏齐列名。 不独文章翔藻耀,行行字字皆心声。
屏架与椟工竣赋以志感 其二
玉检琅函什袭藏,神明至治共馨香。 有时舒卷休污损,也似民情勿剪棠。
荫乔,原名杨卓林,清代诗人
杨卓林(1847—1926),字荫乔,青县于董经村人。 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考取咸安宫官学教习,端郡王载漪闻其品端学萃,聘为其子溥俊师。 光绪二十一年(1901)改内阁中书,俸满,遴放陕西同知,到省后即充陕西乡试同考官,旋补佛坪厅同知,调宁陕厅同知。 两厅均有惠政,士民建碑纪德,至今感篆。 又以劳积保同知补缺,后免补知府,以道员留省,加三品衔。 宣统三年(1911)六月署延榆绥道。
杨卓林
杨卓林(1847—1926),字荫乔,青县于董经村人。 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考取咸安宫官学教习,端郡王载漪闻其品端学萃,聘为其子溥俊师。 光绪二十一年(1901)改内阁中书,俸满,遴放陕西同知,到省后即充陕西乡试同考官,旋补佛坪厅同知,调宁陕厅同知。 两厅均有惠政,士民建碑纪德,至今感篆。 又以劳积保同知补缺,后免补知府,以道员留省,加三品衔。 宣统三年(1911)六月署延榆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