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道融
注释: 澹澹:水波荡漾貌。 悠悠:遥远的样子,这里指远行的人。 落花:落在地上的花。 相与恨:一起怨恨。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意的七绝。首句“澹澹长江水”,是说江水浩渺,无边无际,仿佛连天;次句“悠悠远客情”是说自己身在客中,心却飞向家乡。第三、四句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落花”二字暗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之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同时流露出一种悲凉之感
释义: 月夜有怀,明月照耀着大海,远方的游子在孤舟上。彼此思念,但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因此只能在中宵时独自登上高楼。 译文: 在月光照耀下的海面上,我像一叶孤舟。远在他乡的你,是否也在仰望同一片天空?我们相隔遥远,无法相见,只能在夜晚独上高楼,寄托对你的思念。 注释: 1. 圆光照一海:月亮照在大海上。 2. 远客在孤舟:远行的客人(指诗人自己)坐在孤独的船上。 3. 相忆无期见:彼此思念
【注释】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一天或二天举行的一种风俗活动。这天禁火,吃冷食,故称。 贮望乡情:把故乡的思乡之情收藏起来。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描写寒食之夜的诗篇。首句“满地梨花白”写寒食夜梨花盛开,遍地皆是;次句“风吹碎月明”,写春风拂动,梨花纷纷飘落,月光下随风摇曳;三、四句“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写在这寒食夜中,大家都在怀念家乡,而诗人却独自怀着对故乡的思念,久久地徘徊在月下。
注释: 海燕频繁地飞来飞去,而西人却独自滞留。在天边又向我作别,让我心肠都碎了,因为家乡正处在秋天。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诗中“西人”指诗人的朋友或亲人。诗以“归燕”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燕子频繁往返于海上,与诗人有相似的生活经历;第二句写友人或亲人因故滞留海外,不能回归故土;第三句写他们在天边相送,依依不舍;第四句写他们远去之后,使作者更加思念他们
梅 溪上寒梅初满枝,夜来霜月透芳菲。 清光寂莫思无尽,应待琴尊与解围。 注释: 1. 溪上寒梅初满枝:描述溪边寒冷的梅花刚刚盛开,树枝上挂满了花朵。 2. 夜来霜月透芳菲:夜晚降临时,月光洒在霜降后的梅花上,使得花瓣显得更加芬芳。 3. 清光寂莫思无尽:形容月光明亮而寂静,让人感到无尽的思绪。 4. 应待琴尊与解围:暗示等待弹奏琴曲和饮酒的时刻,以消解周围的困境或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夜泊九江》。 诗句释义: 1. 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 - "夜泊江门外":在江边停下船(泊)住宿。 - "欢声月里楼":在月亮照耀下欢快的声音传到了楼里。 2. 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 - "明朝归去路":第二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家了。 - "犹隔洞庭秋":还好像隔着洞庭湖的秋天一样,意指离别之情依然难以割舍。 译文: 夜晚,我在九江的外江边停船休息
银缸照残梦,零泪沾粉臆。 洞房犹自寒,何况关山北。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在洞房中感受到的寒意与寂寞,以及她心中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首句“银缸照残梦”通过“银缸”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寒冷的氛围,暗示着女子在夜晚独守空房的孤寂。接着,“零泪沾粉臆”则进一步揭示了她的伤感情绪,泪水湿润了面颊,透露出内心的哀愁。这两句简短的文字,却将女子的孤独、冷清与内心的痛苦刻画得淋漓尽致
诗句如下: 长门花泣一枝春,争奈君恩别处新。 错把黄金买词赋,相如自是薄情人。 译文为: 长门花在春风中哭泣着独自凋零,可惜你的恩情已经转移到了别人的身上。 你竟然用黄金去购买华丽的词藻和文采,而我却成了被遗忘的那个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陈皇后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皇帝的深深怨恨,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首句以暗淡无光的凄惨景象暗示居住其中的人的处境之苦与愁思之深
长门怨 月照花枝人独愁 买得相如赋,君恩不可移 注释: - 长门:汉代陈皇后居住的地方,位于今北京市大兴区。 - 春欲尽:春天即将结束。 - 明月照花枝:明亮的月光照耀在花朵上,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 - 买得:用重金购买。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辞赋家。 -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华丽的文辞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君恩不可移:表示皇帝的恩宠无法改变。 赏析
铜雀妓二首 盛衰兴亡,历史回音 1. 诗篇解读 - 金凤台与铜雀台相邻,邺城面向浊漳河。昔日歌舞之地今何在,只余古台遗梦长存。 - 昔日繁华今朝寂,君王逝去空余遗迹,舞席歌梁已成往事。 2. 诗歌鉴赏 - 诗人以铜雀妓为题,抒发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感慨。通过对金凤台、铜雀台和邺城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历史的缩影。 - 通过描绘歌舞席上的热闹场景,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