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
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夜泊九江》。
诗句释义:
- 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
- “夜泊江门外”:在江边停下船(泊)住宿。
- “欢声月里楼”:在月亮照耀下欢快的声音传到了楼里。
- 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
- “明朝归去路”:第二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家了。
- “犹隔洞庭秋”:还好像隔着洞庭湖的秋天一样,意指离别之情依然难以割舍。
译文:
夜晚,我在九江的外江边停船休息,听到远处月光下楼里的欢声笑语。明日早晨我将踏上回家的路,但仿佛仍然隔着洞庭湖畔的秋天,心中依旧充满了离愁别绪。
赏析:
刘长卿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诗人,此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泊舟于九江城外的情境。首句“夜泊江门外”,简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动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稍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欢声月里楼”,描绘了明月之下,楼中传来的欢乐声,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和艺术效果。
第二句“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不舍。这里的“犹隔洞庭秋”不仅形象地传达了时间的流转感,也巧妙地用“秋”字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同时,“归去路”与“洞庭秋”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无法逾越的距离,这种情感上的落差使得诗人的心情更为复杂和深沉。
《夜泊九江》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