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徵
【注释】 惠山:在江苏无锡市西南。云起楼:旧时无锡的名胜之一,相传始建于唐代,屡毁屡建。 几年:指过去几年。九龙游:传说中太湖有九个龙王居住,因此太湖又称为“九龙池”。 扶病:因身体不适而勉强行动。解:解除。宿愁:长久积在心里的忧愁。 经过:经过。古藤:指古树。仍:仍旧。 雕栏曲槛:雕绘精美的栏杆和曲折的栏杆。临霄汉:指楼高耸入云。 华栋珠帘:华丽的屋梁和珍珠般的帘幕。俯涧流:低垂于山涧之中。
【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 秋郊晚望二首 - 其一 - 高树暗秋色 - 千山明夕阳 - 极目碧田绕 - 娟娟禾黍香 - 寒螀鸣且歇 - 飞鸟故回翔 - 少焉夜气沉 - 明月来清光 - 徘徊东皋上 - 长啸发清商 【译文】 秋日傍晚,高高的树木掩映着秋天的景色,远山沐浴在夕阳余晖之下。 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碧绿的田野,稻谷和黍稷散发出阵阵清香。 寒蝉停止了鸣叫,鸟儿也回到了巢中休息。 不久
秋日傍晚,诗人在野外闲行,眺望远方。他看到西面的天空被阳光染得金黄,四周的山野被秋风唤醒,到处传来了秋天的声音。 在远处,田野尽头,一切都笼罩在一片苍茫的烟雾中;而山间的小路上,水流潺潺,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牧童吹奏短笛,渔人点亮渔灯,他们的身影在远处闪烁,给这秋日的晚霞增添了几分生动。 清风拂面,带来了一丝凉爽,也让人的心情更加舒畅。薄露沾湿了我的衣履,但我并不在意
【译文】 绣帘半卷,银箭初升,庭院清幽静谧。 云鬓蓬松,斜插着钿头与钗,显得十分娇媚。 浓荫遮行路,远望山中,翠色如画。 恐登高楼,见到横桥断岸,绿水凄迷。 沿着江畔,细柳娇花,知道是我所爱之人居住的,哪里能留下? 冷香弥漫的鸳被,暗滴泪水无数。 蝶翅寻芳魂,一点微光;柳丝织影愁千缕,更添凄凉。 送梨花夜来风雨,更加凄凉。 【赏析】 《倦寻芳·绣帘半卷》是宋代词人晏几道所作
几年不作九龙游,扶病行来解宿愁。 经过古藤依旧在,忽看新雨半空浮。 雕栏曲槛临霄汉,华栋珠帘俯涧流。 坐憩意在泉共彻,登临身与境俱幽。 大湖月满南窗入,叠嶂云深北牖留。 冉冉平畴来雾霭,阴阴廿里布松楸。 上方禅寂疏钟度,下界人喧细管稠。 水带玉虹晴亦雨,山飞翠浪夏疑秋。 宾朋不数三贤笔,意气应依百尺楼。 曾见灵台成不日,共闻花县治难侔。 未因喜雨追坡老,自布淳风比太邱。 欲识凭高无近远
高树暗秋色,千山明夕阳。 极目碧田绕,娟娟禾黍香。 寒螀鸣且歇,飞鸟故回翔。 少焉夜气沉,明月来清光。 徘徊东皋上,长啸发清商
闲行日色西,四面秋声起。 野际尽苍烟,陇畔皆流水。 牧童吹短笛,渔灯映远沚。 清风开胸襟,薄露沾衣履。 登眺兴不穷,惟吾自徙倚
杨庆徵是清代诗人,字燕又。他在清代的诗坛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生平与创作背景也颇为丰富,以下是对杨庆徵的相关介绍: 1. 人物生平:杨庆徵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出生于无锡,是诸生出身,即指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体系的人。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多次尝试后仍未得志。尽管如此,杨庆徵并未放弃文学和诗歌创作,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诗词的创作中,并最终完成了诗集三卷。 2. 创作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