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芳洲春晚遍蘼芜,一抹烟光挂绿图。”意思是:芳州春末,满地都是蔓草,一抹烟光映照着碧绿的湖面。“芳洲”指芳州驿。芳州驿,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芳洲”即指芳洲驿所在地。这里泛指洞庭湖中的小洲。“一抹烟光”是说湖水上薄雾飘渺。“绿图”即绿色之图,这里指水面。“一抹烟光挂绿图”,形容了洞庭湖春天水色之美。 “好鸟弄晴声剧腻,野花吹暖气流苏。”意思是
岁暮得蒋驭鸿信,兼见其新制「寄赠」二首 梅花一寄起相思,闻向江湖学采芝。吴市尚留仙尉迹,青门何限故侯悲! 海峤玄云入岁除,远从苕水下双鱼。少微惨淡愁无奈,中散萧疏调有余。 仙舄不妨神武外,法冠何似惠文初
译文: 愁泊 萧瑟的秋风伴随着暴雨,潮水涌来,船只颠簸,更加令人心哀。我的身体弯曲如驼背,心灵像混沌一般无法打开。海中老翁和蛤蜊还相互馈赠,山中的鬼怪却嘲笑着我,猜不透真相!往事清晰明了,可以击筑,然而浮生何尝不是数着酒杯度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海上遭遇风雨时的感慨之作。首句“萧风苦雨逐潮来”,以萧瑟的秋风和暴雨为背景,描述了海上潮水的涌动,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日日天南望五云,家亡国破友朋分! 译文:每天望着南方的天空,希望有五朵云彩,但是家已亡、国已破,朋友们也离散了。 注释:日日在南方(指南宋)盼望着能收复失地(指北宋)。 廿年血泪枯崖岛,三度孤师哭宋文。 译文:二十年的光阴里,我的血和泪水已经流干在崖岛上,三次带着孤军奋战,只为收复失地、祭奠死去的宋朝英雄。 注释:廿年:二十年。 孤师:孤军。 三度:三次。 宋文:宋朝的英雄。 力竭臣靡难复夏
为妒秋容爱晚行,明河如练月初更。当关忽报双筇过,入座先惊一榻横。此夜冰壶堪濯魄,谁家纨扇独关情!风流笑杀黄山谷,厨传居然阮步兵。} { 《月夜同陈文生过黄粹伯留酌》是明代诗人张煌言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表达了诗人在月光下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感慨之情。} { 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以“为妒秋容爱晚行”开篇
荒烟残烧越王台,忆昔雄图今倍哀。 丹叶三秋何事老,翠华六诏几时回? 才从鹭岛怀人远,忽得鱼书对客开。 诗律迩来知渐细,高吟低唱且徘徊。 注释: 1. 荒烟残烧越王台:指越王勾践在台上焚烧了吴国的战旗,象征着越国的胜利。 2. 忆昔雄图今倍哀:回忆起过去辉煌的志向,现在却感到更加悲哀。 3. 丹叶三秋何事老:丹叶(红枫)已经过了三个秋天,为什么还会凋零? 4. 翠华六诏几时回?
去年拾桂英山里,今夕浮槎涨海东; 关塞每怜鸿雁影,江湖应怅鲤鱼风。 注释: 1. 去年拾桂英山里:指去年在山上采摘桂花。 2. 今夕浮槎涨海东:指今天晚上在海上飘荡。 3. 关塞每怜鸿雁影:每次看到大雁飞过边关,都会感到惋惜。 4. 江湖应怅鲤鱼风:每次看到鲤鱼游过江湖,都会感到惆怅。 5. 金飙玉露原无异:形容秋日的景色依然美丽。 6. 跃马乘舟已不同:形容现在骑马、驾舟与过去已经不同了。 7
【注释】 天:指闽地。浯岛,在福州闽江口,为古代军事要塞。 伤秋:因秋季而伤感。 戴汉节旄空自脱:戴汉节旄(即戴帽),指古代的官印。脱,摆脱。 沼吴薪胆向谁谋:沼吴,指吴国,这里指福州。薪胆,比喻心志不灭。 百年形胜留天堑,一望风烟达帝沟:指闽江口地形险要,可以抵御外敌入侵,又可远眺大海。 堪笑鱼龙还寂寂:堪笑,不值得嘲笑。鱼龙,指闽江口的鱼类、龙族。 只应陵树锁江流:只应,只有
庚子新正二日,坐雨岛上。 才望晴云布岁朝,渐来仙峤雨潇潇。 山烟缭绕苍堪滴,海气模糊白欲飘。 拨闷屠苏随意醉,滞寒榾柮逐时烧。 故人天际谁相问,总为春风尚寂寥。 注释: 1. 庚子新正:指农历新年。新正是一年之始,这里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 2. 岛上: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岛屿。 3. 才望:刚刚看到。 4. 晴云:晴朗的云。 5. 岁朝: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6. 仙峤: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注释】 林门:指林州,今河南省林州市。沧洲:大江之滨,泛指中原一带。 回戈:收起兵器。上游:回师中原。 人去:人已离去。鹿场:即林州,古称“林皋”。迹:足迹。蟹脯:指螃蟹肉。蟹脯足晨羞:《晋书·刘琨传》载:西晋时,刘琨为流寇所逼,逃入并州(今山西太原),在并州时,他常吃蟹而食,故有“蟹味足餐羞”之说。此处是说秋天的蟹肉很可口。 空山:空寂的山野。饿犬声如豹,失路穷黎状似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