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
【注释】 落魄:形容失意。 须眉:指男子的发须眉毛,借指男子。 招魂部曲:即“招魂军”。招魂,是汉代的一种军事组织,由皇帝下令召集能征惯战者组成,负责征伐边疆少数民族。这里指汉军征讨匈奴时所组成的部队。部曲,古代军队编制单位,相当于一个团,每团设校尉一人统领。这里指汉军中被调来抗击胡人的部队。 生还:活着返回,指汉军大破北单于。 非众望:不是大家的期望。 死战:拼死作战。 蹈险:冒危险。 身谋拙
【注释】 1. 驮笙:背负着的笙,形容春游之乐。2. 烧笋:烧笋是春天特有的一种食品,用竹笋烧熟后切成薄片食用。3. 天步:指天道,命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客居他乡时有感而作。诗中表现了对故乡春日美景的留恋之情以及对人生道路艰险的感慨。 首句“故园春意满”,直接点明了题旨,写出了作者对故乡春天景象的喜爱之情。第二句“花枝解照人”,则进一步描绘了故乡春天的美丽景色,使人如置身于花海之中。
秋怀三首 屈指金行半,流光不我予! 鲈腮味信美,雁足耗全疏。 客散黄金尽,兵饥白粲虚。 只愁绵力弱,何以慰皇舆! 1. 诗句释义: - “屈指金行半”:屈指指的是时间已经过去一半,即一年的一半。金行代表月亮,“半”表示月亮运行到天顶的一半位置。这句话意味着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年半。 - “流光不我予”:流光指的是光阴,不给我则是说光阴没有留给我足够的时间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商,题目是《追慕二首》。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二十载,即二十年。嗟,感叹词。何时,什么时候。衔,吞食。杯,酒杯。卷,收藏。愁,忧伤。节旄,古代军队中指挥所用的旄牛尾,这里指代军队。看尽,看得清楚。斧鬣,古代刑具,形似斧头而尖,用来割断人的头发,这里指代斩首。悔迟谋,后悔当初的决策。燕去,燕子飞走。巢应改,燕子的新巢应该要更换了。乌号屋,乌鸦的巢,乌鸦在夜晚发出声音
秋色来临,何处寻找?沧江对晚潮。 宜人偏淡荡,似我总萧条。 隼翮凭谁健,狼心尚尔骄。 也知云意薄,聊自拟丹霄。 译文: 秋天到来时,何处去寻找那美好的景色?眼前是宽阔的沧江和傍晚的潮水。 秋天的景色宜人,却显得有些淡然;我的心境总是感到萧条。 我的翅膀需要别人来支持才能飞翔,我的心性仍然像一只狼那样骄傲。 我也明白白云的心思很轻薄,所以我只能自己仰望蓝天。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诗
大安沙坐风雨,复叠前韵三首注释:在大安沙上我坐着,面对风雨,又重写这三首诗。 不解因人热,新凉忽起予。 注释:不明白为什么会因为别人的炎热,突然之间感到凉爽。 单衫轻自好,双鬓落应疏。 注释: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感到自在,但双鬓却稀疏了。 冷暖秋中节,升沉觉后虚。 注释:冷暖变化在秋天最为明显,升浮和沉没的感觉让人感觉到空虚。 九州多怪事,无复问堪舆。 注释:九州之内有很多奇怪的事情发生
``` 诗句:得友人书,道内子艰难状 译文:得到朋友的书信,得知家中孩子正经历着艰难的处境。 注释:“得友人书”指的是收到朋友的来信;“道内子艰难状”指的是家中孩子正经历着困难和痛苦的情况。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关心和担忧,同时也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诗人通过书信的形式与友人交流,得知家中孩子的困境,这种情感的交流使得诗歌更加真挚感人。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秋怀三首 天方尊肃气,人已苦兵声。 高枕真无事,扁舟似有情。 静同仁者寿,隘得圣之清。 遣放应如此,毋劳造物争! 注释: 1. 天方尊肃气:天空中充满了肃穆之气。 2. 人已苦兵声:人们正在经历战争的喧嚣声。 3. 高枕真无事:我能够高枕无忧地入睡了。枕是卧具的一种,用来支撑头部,使身体得到休息。真无事表示完全无事可忧,非常安心、宁静。 4. 扁舟似有情:我的船像有感情一样。扁舟是指小船
绝炊 炎凉虽世态,不信在同舟。 自去梁间燕,真同水上鸥。 婢原无赤脚,仆已鲜苍头。 亭午炊烟绝,何能免百忧! 译文: 炎凉虽然是一种世态炎凉,但是相信我和你我之间有共同的舟。你离开了梁间的燕子,我们真的像水中的鱼和水鸟一样自由。你的婢女原本没有赤脚,我的仆人也已经变得不再像古代那样身穿麻布。中午时分,炊烟已经消散,我们如何能够避免各种忧虑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煌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包含一个关键词。下面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得友人书,道内子艰难状: 得到友人来信,得知家中女儿处境艰难。 家计深行恻,朱颜亦固穷: 家里经济状况非常不好,但女儿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渐来应化石,遮莫但飞蓬: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可能会像化石一样坚定地活下去,即使命运多变,也如飞蓬一般随风漂泊。 寄托诚交道,支持仗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