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这首诗是宗阳宫访问叶西庄亨宗,亨宗饮酒寻杜南谷道坚不遇,留诗并呈戴帅初的一首。 首句“我不识南谷,亦不识西庄”,表达了诗人对两位隐逸高人的不熟悉,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士的仰慕之情。 第二句“偶然诣仙境,一举数十觞”,描绘了诗人意外地来到了一个如同仙境的地方,与友人畅饮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南谷出何之,童子煎茗忙”,描述了诗人在寻找南谷的途中
诗句: 1. 诗人诗向虚空攫,平地望月不可摸。 - 注释:诗人的诗歌像在虚空中抓取一样,平地上仰望月亮却无法触摸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一种追求,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像虚空中的抓取一样,能够触及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无法触摸到他的诗歌。 2. 或谓高山去天近,好登东岳陟西岳。 - 注释:有人认为山很高,距离天空很近,可以登上东岳和西岳。 - 赏析
译文: 我自觉头发渐稀,却仍愿意接受秋风的侵袭,因为我知道时光易逝,变化无常。我的品行如同青史记载的高尚人物,而那些浮华的白云却不愿进入市井的喧嚣之中。我享用着芬芳的蕙草和兰花,但并不感到满足,因为我追求的是像芰荷一样的简朴生活。即使驷马高车的生活也难以让我感到真正的满足,反而让我忧虑重重。我愿意在五湖之畔过上悠然自得的生活,做一个钓鱼翁。 - 注释: 1. 自觉二首
【注释】: 通达居然今贾傅,岂容栖迟老江沱(通达:明白事理。居然:果然。)乘流止坎大厥观(乘、止:指人的行动。大厥:指高大的山丘。观:景仰的意思。)进退久速不预揣 (进退:进退两难的境地。预:预料。揣度:推测。)熏天富贵腊毒味(熏天:形容气势盛大。腊毒:腊月的瘴疠,这里代指恶势力。)涎讵肯流颐敢朵(涎:口水。颐:面颊。朵:比喻事物或人的形体像花蕾未开的样子。)窗前草青鹿共眠(窗前:窗外。草青
注释: 1. 送家自昭:这是一首诗的名字,意思是送别自己的家。 2. 我身即此庵,要识一个自:我身即是这个庵,要认识自我,也就是认识自己的意思。 3. 自心为庵主,太阳了不二:自我之心就是庵的主,太阳就是无上真理,没有二种。 4. 太阳本常明,天半隔以地:太阳本来总是光明的,天上和地下相隔一层大地,但是太阳的光辉依然能够照亮大地。 5. 朝红正昼白,暮夜黄黑异:早晨阳光照耀着万物,白天明亮洁白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所作的《自觉二首》。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 1. 忍垢包羞混世尘,胸中无物只天真。 - "忍垢":忍受污辱。 - "包羞":掩饰羞耻。 - "混世尘":与世俗为伍。 - "胸中无物":心中没有杂念。 - "只天真":保持纯真自然的心态。 2. 平生我亦轻馀子,此日君当恕醉人。 - "平生":指一生。 - "余子":其他人。 - "轻":轻视。 - "恕醉人"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杭州西湖书院题写的。它描述了钱唐城的美景和历史,也表达了作者对赵山长的支持和赞赏。 首联“东南大郡莫如杭,其西有湖夸钱唐”,点明了杭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杭州是中国东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而西湖则是杭州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美丽的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 颔联“两贤刺史一隐士,春秋祠祀专蒸尝”,描绘了古代官员与隐士之间的关系。刺史们为了纪念两位贤良的官员和他们的德行
【诗句释义】 1. 维古修竹乡,君子世此居。厥壤既宜竹,种竹环其庐。 注释:这里是以竹为象征来描绘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一个适宜种植竹子的地方,这里的人世代居住在这里,他们的家园被周围的竹林环绕。 赏析:诗人通过“维古修竹乡”和“君子世此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2. 根不取马棰,笋不供盘蔬。永保岁寒盟,子孙乐只且。 注释
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 为学有本末,根固枝必稠。 又如水有源,源清无浊流。 颜子先四勿,韶冕患不优。 曾子贵者三,岂于笾豆求。 九经始慎独,八目正乃修。 我嗟半山学,不识濂溪周。 远取湖学意,粗迹穷雕锼。 边防与水利,讲诸萤案头。 是致青苗法,规摹国师刘。 汲汲淬事功,方寸俱缪悠。 尧舜不牧羊,羿射奡荡舟。 农圃有弗如,问陈有弗酬。 国定一正君,此道轲传丘。 茂叔二程张,獾郎疾如仇。 永乐西事败
乾涵坤毓万汇夥,独得为人赖钧播。 乾坤孕育万物,唯独人类得以繁衍昌盛。 八尺身为天地赘,一寸心将天地裹。 我们的身体虽然只有八尺之长,但内心却能包容整个世界。 道眼自应非肉眼,以心观物无不可。 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真相。 灵台光洁日月悬,肯使一丝挂尘堁。 心灵的洁净如同明亮的月亮,不会让一丝尘埃玷污它。 老寿龟鹤夭蠛蠓,博大鹏鲲小蜾蠃。 长寿的乌龟和美丽的蝴蝶,都能超越生命的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