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前歙黟楚□□五首》之一,全诗如下: 吏方居官时,美誉无不有。 及乎恶声出,乃在解官后。 有势易为好,无势易为丑。 万事要诸终,公论翻覆手。 请看楚大夫,得代数年久。 两邑父老言,至今不改口。 予决未始私,馈献无所受。 不为病留此,热官已唾取。 鼎贵何足云,人当论贤否。 黟歙君桐乡,此亦足不朽。 注释 1. 吏方居官时:官吏正处在做官期间。 2. 美誉无不有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歙山、歙水为题,描述了歙山的瘦骨清露,歙水的清澈明净,表达了对友人离任的不舍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 - 歙山瘦露骨,歙水清□□。(意与山水淡): - 注释:“歙山”指安徽的徽州府,“瘦露骨”形容山体嶙峋而清瘦。 - 译文:歙山(即徽州山)的岩石裸露,显得清瘦而孤傲。 - 赏析
注释: - 险有不可测,能有不可恃。 - 善泅狎波涛,篙工死于水。 - 歙南百里许,有滩一何驶。 - 昨日索我书,辞我庭下跪。 - 明日沦小舟,肤发饫饘鲔。 - 寄言得志者,徼幸未必是。 赏析: 《三吊吟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四首。前两句以“险”、“能”起兴,表明诗人虽具备高超的才能但面对险境时却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克服。后两句写善于游泳的人在波涛汹涌的江河中
《大衍易吟四十首》是元代诗人方回的作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每句诗句及其含义: 1. 诗的第一句:“大衍易吟四十首”。 - 解析:这里的“大衍”指的是古代的数学理论,即“太一衍数”,而“易吟”则是指对于这些理论的理解和感悟。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太极、阴阳等古代哲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和对易经哲理的探讨。 2. 诗的第二句:“六籍火未熄,龙兴芒砀云”。 - 解析
醉翁亭图引为赵达夫作赏析宋代文学家方回作品 1. 诗句释义 - 识本色人须本色,臭味论心不论迹。 - 青莲居士浣花老,画像有人能画得。 - 非陈无己黄鲁直,看画题诗难落笔。 - 醉翁万代文章伯,中年偶堕滁阳谪。 - 琅琊山亭酿泉酒,翁心不醉醉宾客。 - 庆历朝廷天清明,谁张党论摇升平。 - 禽鸣不知人之乐,党论无乃犹禽鸣。 - 一时人乐从太守,交错觥筹送杯酒。 - 乐其所乐翁来思,宾客欢哗终不知
立夏明日行园无客五首 春来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朱笔点诗垂欲困,黄鹂啼树急须听。 沾沙不湿收微雨,倚柱无言立小亭。 芒屦犒僮人一緉,为耘恶草莫教青。 注释: 1. 春来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注释:春天的到来好像喝了很多酒一样,一天中醉酒和清醒的感觉交替出现。 2. 朱笔点诗垂欲困,黄鹂啼树急须听。 注释:拿着朱红的笔在写诗时几乎要睡着了,而黄鹂在树上鸣叫的声音则急切地让人聆听。
【注释】 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开始。明日:明天。行园:指游览园林。无客:没有人来访。 爱:喜爱、欣赏。栽竹树:在庭院中栽种竹子。栽花:在庭院中栽种花卉。船轩:小船形的敞篷车,也称为“画舫”。傍(páng)石斜:靠在石头上。古庙:旧时供奉神佛的庙宇。炷香:插香。知某客:知道是哪一位客人。半山:山上的一半。摇扇:扇子。 红袖:穿着红色衣服的人。穿林去:在树林中穿行。可着冰纨
这首诗是作者在立夏的第二天所创作的,共五首。每句诗都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以下是逐句释义: 1. 葺圃疏畦日荷锄:修缮园子,修剪田地,每天挥动锄头。 2. 六旬老叟尚何图:六十岁的老人,还有什么追求呢? 3. 卧床迫夏犹毡褥:躺在床上,夏天到来,还铺着毛毯。 4. 宴几经春只药炉:坐在桌前,春天过去,只剩下药炉。 5. 群窃花枝相侮易:有人偷走花枝,相互欺负。 6. 合携竹杖与驱除
【注释】 1. “震动”句:《周易·系辞下》:“刚柔交错,天文也;雷电交作,地文也;山泽通气,人文本也。”震为雷,艮为山,震上艮下,象天雷动地。震为阳爻,艮为阴爻,互为反对关系,故称“震动”。艮为止,止卦由三个阳爻组成,象征静止不动的状态。两卦相对,一变一不变,故称“对艮止”。革为变革,鼎为更新,故称“革故继鼎新”。 2. “饮啐”句:语出《庄子·天下》:“(庖丁)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而未尝见
立夏明日行园无客五首 尚欠佳篇与送春,只缘醉卧动经旬。 偶无载酒相过客,始是吟诗自在人。 喜见笋芽穿瓦石,都忘雨点渍衣巾。 园林全赖东风力,莫道南风便有神。 注释:立夏的第二天出行游览园林却没有客人,可能是因为我醉酒的缘故已经过了好几天了。偶尔没有载酒来拜访我的客人,才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在吟诗作乐才是自在之人。看见新发的竹笋穿透了瓦石,都忘记了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和鞋子。园林能够完全依赖东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