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本色人须本色,臭味论心不论迹。
青莲居士浣花老,画像有人能画得。
非陈无己黄鲁直,看画题诗难落笔。
醉翁万代文章伯,中年偶堕滁阳谪。
琅琊山亭酿泉酒,翁心不醉醉宾客。
庆历朝廷天清明,谁张党论摇升平。
禽鸣不知人之乐,党论无乃犹禽鸣。
一时人乐从太守,交错觥筹送杯酒。
乐其所乐翁来思,宾客欢哗终不知。
既是宾客尚不知,画工焉得而画之。
彼弈者弈射者射,摇毫臆度丹青解。
醉翁醉态尚难摹,翁心乐处如何画。
皆山一曲吾能歌,童而习之今鬓皤。
翰墨世无苏老坡,奈此图中风景何。

醉翁亭图引为赵达夫作赏析宋代文学家方回作品

  1. 诗句释义
  • 识本色人须本色,臭味论心不论迹。
  • 青莲居士浣花老,画像有人能画得。
  • 非陈无己黄鲁直,看画题诗难落笔。
  • 醉翁万代文章伯,中年偶堕滁阳谪。
  • 琅琊山亭酿泉酒,翁心不醉醉宾客。
  • 庆历朝廷天清明,谁张党论摇升平。
  • 禽鸣不知人之乐,党论无乃犹禽鸣。
  • 一时人乐从太守,交错觥筹送杯酒。
  • 乐其所乐翁来思,宾客欢哗终不知。
  • 既是宾客尚不知,画工焉得而画之。
  • 彼弈者弈射者射,摇毫臆度丹青解。
  • 醉翁醉态尚难摹,翁心乐处如何画。
  • 皆山一曲吾能歌,童而习之今鬓皤。
  • 翰墨世无苏老坡,奈此图中风景何。
  1. 译文注释
  • 认识真正的人必须了解其本质,但评价一个人的品质并不考虑他的外在行为。
  • 像李白那样的诗人和白居易那样的官员都是能够以画作表达的。
  • 苏轼(黄庭坚)这样的大才子在看到画作时也感到难以下笔。
  • 被贬到滁州的苏轼是宋代文坛的巨匠,他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挫折感。
  • 琅琊山上的亭子里酿制的泉水酒让人陶醉,但即使是这样,苏轼的心情并不能完全沉浸在美酒中。
  • 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清明,但谁能说这种清明是因为有了党争才显得太平呢?
  • 听到鸟儿的叫声却不知道它们带来的是一种快乐,党争的声音难道不就像这些声音一样吗?
  • 当人们聚在一起庆祝时,他们互相赠送酒杯和美酒,虽然只是欢声笑语,却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乐趣。
  • 既然宾客们并不真正懂得主人的快乐,那么画家又怎能通过画笔捕捉到这份快乐呢?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苏轼生平的描写,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赞叹和对政治斗争的批判。
  • 通过对比苏轼的才华与官场上的各种困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感慨。
  1. 写作背景
  • 《醉翁亭图引为赵达夫作》创作于宋理宗绍熙年间,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不满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1. 历史影响
  •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政治和社会现实的批判。
  • 这首诗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宋代,成为了中国诗歌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