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朱笔点诗垂欲困,黄鹂啼树急须听。
沾沙不湿收微雨,倚柱无言立小亭。
芒屦犒僮人一緉,为耘恶草莫教青。
立夏明日行园无客五首
春来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朱笔点诗垂欲困,黄鹂啼树急须听。
沾沙不湿收微雨,倚柱无言立小亭。
芒屦犒僮人一緉,为耘恶草莫教青。
注释:
- 春来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注释:春天的到来好像喝了很多酒一样,一天中醉酒和清醒的感觉交替出现。
- 朱笔点诗垂欲困,黄鹂啼树急须听。
注释:拿着朱红的笔在写诗时几乎要睡着了,而黄鹂在树上鸣叫的声音则急切地让人聆听。
- 沾沙不湿收微雨,倚柱无言立小亭。
注释:沾上沙子也不湿透,就像雨水被收取一样,而站在小亭里却一言不发。
- 芒屦犒僮人一緉,为耘恶草莫教青。
注释:给仆人买了一双新的芒鞋,让他们帮助除去田间的恶草,不要让它们生长得过于茂盛。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春日游园的情景为背景,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春来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春天的美好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将春天的到来比喻为饮酒千瓶,仿佛置身于美酒之中,享受着醉人的春风。然而,这种美好的感觉只是短暂的,诗人又突然想到百日的沉醉和一日的清醒,这不禁让人感慨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颔联“朱笔点诗垂欲困,黄鹂啼树急须听。”则是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不忘吟诗作画。他手中的朱红色笔触犹如一支笔,似乎随时都可能陷入困境,无法自拔。而黄鹂在树上欢快地鸣叫着,仿佛是在催促着他赶快停下手中的工作,去聆听这美妙的自然之声。
颈联“沾沙不湿收微雨,倚柱无言立小亭。”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他穿着芒鞋,站在小亭里静静地聆听着黄鹂的歌声,仿佛已经融入了这个美丽的世界。而周围的环境也为他提供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使得他可以更好地沉浸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中。
尾联“芒屦犒僮人一緉,为耘恶草莫教青。”则是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关爱之情的体现。他为仆人买了一双新的芒鞋,让他们帮助除去田间的恶草,不让它们生长得太茂盛。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这首五言律诗以春日游园为背景,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然的赞美和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