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西逸
山间书事 系门前柳影兰舟, 烟满吟蓑,风漾闲钩。石上云生,山间树老,桥外霞收。 玩青史低头袖手,问红尘缄口回头。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 【注释】: - 系门前柳影兰舟:系在门前的柳树和兰花形状的船只,象征着宁静的生活。 - 烟满吟蓑:烟雾弥漫,诗人披着蓑衣在湖边吟诵。 - 云生石上:云雾缭绕在石头上,形容山间的景色。 - 花可融愁:花儿可以化解人的忧愁。 【赏析】:
越调·天净沙·闲题 楚云飞满长空,湘江不断流东,何事离多恨冗?夕阳低送,小楼数点残鸿。 译文: 楚地的云朵飘散在辽阔的天空中,湘江的水波绵延向东流淌,为什么离别多了却感到怨恨和冗杂?夕阳缓缓落下,远处的小楼上有几声短笛传来,江面上有几只孤舟在水面上漂泊,愁绪更加浓重就像喝得烂醉一样。夕阳的时候,断肠人倚靠在西楼上眺望。 江亭远树染上了晚霞的余晖,淡淡的烟雾与芬芳的芳草平铺在沙滩上
懒云窝,懒云堆里即无何。半间茅屋容高卧,往事南柯。红尘自网罗,白日闲酬和,青眼偏空阔。风波远我,我远风波。 注释:懒云窝,指一个宁静的地方,就像天空中的云彩堆积而成。在这里,主人公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处理,可以随意地躺在这里。“半间茅屋容高卧”,意味着有一个半间的小屋足够容纳他高枕无忧地休息。“往事南柯”,暗示着过去的种种事情就像一场梦一样遥远。“红尘自网罗,白日闲酬和,青眼偏空阔
【注释】 长江:指中国第一大河,全长18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万里归帆:指无数帆船乘风破浪,顺流而下。西风几度阳关:指在秋天的西风中渡过了多少次的“阳关”。阳关即古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是古代著名的关口之一。红尘满眼:指眼前所见之处皆是繁华喧嚣。拍阑干:指用手拍打着栏杆。 江亭:指江边的小亭子。残霞:指夕阳映照下的晚霞。淡烟:淡淡的烟雾。荒草:长满了野草。平沙:平坦的大沙。绿柳
折花枝寄与多情,唤起真真,留恋卿卿。隐约眉峰,依稀雾鬓,仿佛银屏。 【注释】:折:折断。花枝:指花朵。真真、卿卿:都是古代妇女的称呼。真真,即珍爱之情;卿卿,即亲密之情。 曾话旧花边月影,共衔杯扇底歌声。款款深盟,无限思量,笑语盈盈。 【注释】:话旧:谈往事。花边月影:形容景色美好。衔杯:举杯饮酒。扇底歌声:在扇子上写诗。款款:深深的样子。深盟:深厚的誓言。
注释:一群大雁在秋天乱飞,就像下着一场大雪,清冷的露水使夜晚更加凉爽。将石头边的云扫去,醉意地踩在松树根上赏月,满天星星闪烁,人们都进入梦乡了。 赏析:这是一首写秋夜闲居生活的词,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上片写秋夜之景,以白雁乱飞、清露生凉、石边云扫和醉踏松根、星斗满天为线索,写出深秋夜寒的景色和作者闲适的心情。下片则写作者在月色之下赏月品酒,醉后踏松听风,最后人睡天昏,以景结情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春花闻杜鹃 春回大地万物生,杜鹃啼鸣声声情。 秋月明照归燕去,人间离别愁绪生。 译文: 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花儿盛开,而杜鹃鸟的叫声在耳边响起,让人心情愉悦。秋天来临,月亮高挂,燕子归来,然而,人世间的离别之情也随之而来。 注释: 雁儿落 - “雁儿”指的是大雁,“落”在这里表示一种节奏感。 得胜令 - 一种曲调,通常用于宴会或娱乐场合,带有胜利和欢乐的气氛。
【注释】 梧叶儿:泛指秋天的梧桐树叶,此处借以比喻人的容颜。 香随梦:指梦中香气飘散而去。 肌褪雪:肌肤像冬天的雪一样苍白。 锦字记离别:用绣有“锦”字的书信来记录别离的情景。 春去情难再:春天过去(即别离)了,感情变得难以挽回。 更长愁易结:时间越长,忧愁越容易堆积。 花外月儿斜:形容月亮高挂在窗外,花树的影子斜斜地映照在地上。 淹粉泪微微睡些:泪水沾湿了枕头,轻轻地睡了一会儿。 【赏析】
梧叶儿 韶华过,春色休。红瘦绿阴稠。花凝恨,柳带愁。泛兰舟。 明日寻芳载酒。 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韶华已逝,春色不再。红花逐渐变淡,绿色更加浓密。花儿含着怨恨,柳树带着忧愁。泛着兰花香气的小舟在江上飘荡。 明天去寻找美好的风景,载着美酒去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自己的心境。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系门前柳影兰舟,烟满吟蓑,风漾闲钩。石上云生,山间树老,桥外霞收。 玩青史低头袖手,问红尘缄口回头。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