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娘
【注释】 卜归(bǔ zhī):占卜回家,即问卜是否回家。 百劳:一种鸟名。 蟢子:指蜘蛛。 沉水斋心:把香点燃后沉入水中。 金钱纤手:用钱买卜卦时的姿势。 先天课:指卜卦的“天干地支”。 【赏析】 这是一首卜卦诗。诗人因妻子久不归来而焦虑不安,于是在百劳飞去、燕子西归之时,卜一卦以问妻是否已归。诗中通过卜卦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和期盼之切。 首句“南浦萧条音信稀”点明时间
【注释】 兰径:幽美的小路。香薰:香气弥漫。幽佩:芳香的佩饰。竹风:竹林中的清风。凉度:轻轻拂过。疏帘:稀疏的帷幕,形容窗户上的纱帘。锦瑟:一种弹拨乐器。弦断:调子不对而弹不上去。绣倦:绣花绣得疲乏了。金缄:用金子封缄的信。倒拈:把信反过来放。 【赏析】 这首词写闺情。全词以“闲谣”为题,写一位深居幽室的女子对外界的无限遐思。她独守空房,心如飞絮,情似丝绵,思绪萦绕,难以自抑
塞上曲 为国劳戎事,迢迢出玉关。 虎帐春风远,铠甲清霜寒。 落雁行银箭,开弓响铁环。 三更豪鼓角,频催乡梦残。 勒兵严铁骑,破虏燕然山。 宵传前路捷,游马斩楼兰。 归书语孀妇,一宵私昵难。 注释 1. 为国劳戎事:为国家而劳苦战事。 2. 迢迢出玉关:形容路途遥远。 3. 虎帐春风远:比喻军中的温暖如同春风。 4. 铠甲清霜寒:形容战士穿着铠甲,抵御寒冷。 5. 落雁行银箭
【注释】 1.烛影摇红:词牌名。又名《烛花夜喜》。此为咏梅之作,故调名以“烛”字起。 2.又用张材甫韵:又,再。张材甫,即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张先善著词,有 一叶落而众芳芬 之语。” 3.梅雪乍融:刚消融的雪花。 4.单于吹彻寒犹浅:单于,指北国的匈奴王庭。这里指塞外的严寒。 5.夜从灯下剪春幡:春幡,春天的旗帜,这里借代梅花。 6.放嫦娥、广寒宫苑:嫦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和语言表达特色能力。解答时,要借助对诗中重点字词、意象以及作者情感的把握,理解诗歌意象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首联“细雨吹凉入户,闲花扶影移阶”,描写诗人居所环境,天气凉爽,细雨淅沥,闲适的花儿随风摇曳,在小路上移动。 颔联“愁人紫燕相语,古道清风去来”,写燕子因愁苦而鸣叫,诗人以“愁人”自喻,感叹自己身处异乡,思念家乡,同时借物抒情
塞下曲 寒入关榆霜满天,铁衣马上枕戈眠。 愁生画角乡心破,月度深闺旧梦牵。 愁绝惊闻边骑报,匈奴已牧陇西还。 注释:关榆:关口和榆树。塞下曲是唐代乐府诗歌的体裁之一,内容多描写边塞征战之事。塞下曲五首,为高适所作。此诗是其中的第二首。塞下:塞外,边疆地区。寒入关榆:形容天气严寒。霜满天:形容天降大雪。铁衣:铠甲。马上:马背上。枕戈眠:指将士们战斗时卧在兵器上,以保持清醒。画角:军中吹响的号角声
【释义】 杨柳枝条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笼络着细雨,那绵绵的柳枝又似乎把年年的愁绪缠绕。 面对杨柳,我无法忍受自己的憔悴,画眉之女羞答答地掩面,因为柳叶太纤长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柳抒发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及对青春流逝的惋惜之情。 首句“袅袅斜笼寒雨”,写柳树被雨笼罩,似有风韵,给人以美感。“袅袅”形容柳枝随风摇曳,轻曼柔美;“斜笼寒雨”点明环境,渲染氛围。 次句“年年萦乱愁肠”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要求圈出诗中的意象、诗句并加以解释,同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再进行分类概括。“结袜子”是唐代诗人鱼玄机的一首诗作,全诗共四句,内容为:闺中女儿兰蕙性,寒冰清澈秋霜莹。感君恩重不胜情,容光自抱悲明镜。注释:闺中女子有如兰花般的清纯之性,如同冰雪般清澈纯净,如同秋天的霜一般晶莹剔透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古代诗词,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秋日思念和哀愁。下面是逐句的分析以及注释。 1. 星转晓天 - 这句话描绘了夜晚到早晨的景象,"星转"指的是星星转动,暗示时间已晚;"晓天"则意味着天即将亮起。 2. 戍楼听、单于吹彻 - 描述在戍楼中,听到远方单于的笛声穿透整个夜晚。这里的“戍楼”指的是边疆上的瞭望台,“单于”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的首领。 3. 拥翠被香残 -
【注释】 夜雨:指夜晚的细雨。 连阶:指长到台阶上的草。 湘竹帘凝晓色,石楠树散栖鸦——意思是说,湘江一带产的一种竹帘在早晨的霞光中显得格外鲜亮,石楠树上乌鸦成群地飞起。湘竹帘,即湘妃竹帘。相传舜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江南九嶷,其妹娥皇、女英闻讯后,沿湘水长途跋涉来到潇湘,寻兄至洞庭君山,因风浪阻航而投湘水殉情,她们的灵魂化作湘竹,飘落湘江。石楠树,又名枫香树,是落叶乔木,树干粗壮,叶卵形似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