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
【注】宣和:宋徽宗的年号,公元1119—1125年;墨竹:指用墨笔绘制的竹子。纥干山:即合干山,在今山西沁源县北,为太行山余脉。 洒墨写琅玕(láng gān),深宫春昼闲。 洒墨画上琅玕(nóng gan),在深宫里春天白昼无事时。 萧条数枝雪,不似纥干山。 几枝清瘦的竹子像积雪一样,不像合干山上那种挺拔的山峰。 赏析: 此诗以咏物抒怀为主,借咏墨竹表达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首句写墨竹
【注释】 1. 江村:江边的小村庄。2. 依约:仿佛。3. 米家船:指渔船,因为米家经常捕鱼而船又小如舟,所以叫米家船。4. 疏林薄暮烟:稀疏的树林在傍晚时分飘出一缕缕轻烟。5. 新诗吟未了:刚刚吟诵完的诗词还萦绕耳旁,没有结束的意思。6. 槎上钓江鳊:在船上用竹签钓鱼。7. 鳊(biǎn):一种鱼名,体侧扁,背部青黑,腹部白,生活在江河湖泊中,肉味鲜美,可食,也可入药。8. 赏析:
送见心上人之径山 台山蓦直勿岐差,双径峰前路不赊。 若有剑光冲北斗,更愁帆影落谁家。 注释: 1. 台山蓦直勿岐差:台山直通,没有歧义,意为道路直且没有岔路。 2. 双径峰前路不赊:双径峰前的道路很长,没有尽头。 3. 若有所思的剑光冲北斗:仿佛在想象着一把锋利的剑冲向北斗星。 4. 更愁帆影落谁家:更令人担忧的是帆影会落在谁家?这里的“谁”字有多重含义,可能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注释】 戢翼:敛翼。石梁,桥名,在陕西长安县东。阴:这里指石梁的北面。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江水荡人心:江水浩渺,使人感到心绪不宁、思绪万千。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载(751年),诗人被贬为江陵府司马,途经石门涧时,有感而发。首句“戢翼石梁阴”,写诗人停息双鸳石上,凝望石梁之北,秋风正浓。第二句“秋风日夜深”,点明时令,并暗示了秋意的浓重和萧瑟之感。第三句“使君莫行野”
注释: 紫霞沧洲——紫霞,形容山色美丽,如锦绣般绚丽;沧洲,意为沧海中的小洲。 洞里琴鸣涧,洲前棹入云。——洞里,指山洞;琴鸣涧,形容山间溪水如琴声悠扬;洲前,指小洲;棹,划船用的桨;入云,像云一样高。 儗寻云谷叟,同访武夷君。——儗寻,打算寻找;云谷叟,比喻隐居山林的高士;同访,一同访问;武夷君,指著名的大禹治水时曾到过的地方——武夷山。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游览的情景
红云岛 日出湖边曙,云生岛上红。 彩舟移曲岸,白尘对微风。 注释:在湖边的曙光中,红云岛显得格外美丽。岛上的云彩如同火烧一般,色彩鲜艳。彩舟轻轻移向湖边曲折的小岸,岸边的白沙与微风相伴,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红云岛的美丽景色和晨曦中的宁静景象。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红云岛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注释】: 上马:骑上马上。 眼昏身手钝,上马怕风沙。 上马时眼前迷糊,手也感觉迟钝,上马害怕狂风卷起的飞沙。 祇好扶藜杖,循篱看落花。 只好拄着拐棍慢慢前行;顺着篱笆观看飘零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年老体弱的人骑马的艰难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一种感慨。 诗的前两句,“眼昏身手钝,上马怕风沙。”写出了诗人上马时的困难与无奈。这里的“眼昏”和“身手钝”,都是形容诗人年迈体衰
注释: 金潭云日:在金湖之畔,太阳照在潭面上,像云朵一样洁白。李溉之学士湖上诸亭的第二座亭子。 金沙滩上日:在金沙滩上,太阳高悬。 潭底见行云:在潭水的底部看见天上的云朵。 祇有琴高鲤,时时或作群:只有琴高鱼时常成群地游动。 赏析: 这首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金沙滩上日出时的景象,以及琴高鲤时常成群游动的情景。 首句“金沙滩上日”,描绘了太阳在金沙滩上的光辉照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题李溉之学士湖上诸亭其三漏舟》是元代诗人虞集的作品。 虞集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元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虞集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使得读者能够从中领悟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龙卵 入眼圆如颔下珠,也知灵物化生殊。 淋漓犹带元气湿,混沌终含太极初。 雨施云行待时至,海涵江育有神扶。 明当一跃天池去,滂沛恩波及涸鱼。 注释: 1. 龙卵:指的是孕育生命之始的神圣之物。 2. 圆润如颔下珠:形容龙卵形状圆润,像下巴下的珍珠一样珍贵。 3. 灵物化生殊:指这种珍贵的生物(龙)是神灵创造出来的。 4. 元气湿:象征龙蛋蕴含着生命的精华和生命力。 5. 混沌终含太极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