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蓦直勿岐差,双径峰前路不赊。
若有剑光冲北斗,更愁帆影落谁家。
曲江水暖花千树,古道秋高月一槎。
记取题诗相送处,鹭鸶和雪立芦花。
送见心上人之径山
台山蓦直勿岐差,双径峰前路不赊。
若有剑光冲北斗,更愁帆影落谁家。
注释:
- 台山蓦直勿岐差:台山直通,没有歧义,意为道路直且没有岔路。
- 双径峰前路不赊:双径峰前的道路很长,没有尽头。
- 若有所思的剑光冲北斗:仿佛在想象着一把锋利的剑冲向北斗星。
- 更愁帆影落谁家:更令人担忧的是帆影会落在谁家?这里的“谁”字有多重含义,可能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可能是指某位诗人或者文人。
- 曲江水暖花千树:形容曲江两岸的景色如画,花朵盛开,美丽动人。
- 古道秋高月一槎:意思是说,古道边,秋风高洁,只有一叶小舟在明月下漂泊。这里的“秋高”和“月”都给人一种孤独、寂寞的感觉。
- 记取题诗相送处:不要忘记我们在相送的地方留下了诗篇。
- 鹭鸶和雪立芦花:鹭鸶与雪花相伴,在芦花丛中站立。这里的“鹭鸶”和“雪”都是自然的元素,而“芦花”则增加了一种宁静、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首句“台山蓦直勿岐差”,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台山。接着,“双径峰前路不赊”,描绘了两条山路分别通向远方的景象,暗示了友谊之长、距离之远。第三句“若有剑光冲北斗”,则运用了一种夸张的手法,仿佛看到了剑光直冲北斗,表达了对友人前途无量的期望。然而,第四句“更愁帆影落谁家”,却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担忧,担心友人的行踪不定。
第五句“曲江水暖花千树”,描绘了曲江两岸花开的美丽景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色彩。第六句“古道秋高月一槎”,则进一步描绘了古人行走的艰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第七句“记取题诗相送处”,提醒人们要记住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第八句“鹭鸶和雪立芦花”则以自然的景象作为结束,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优美、和谐。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既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又具有优美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