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霖
注释:宏奖,称赞。见公之大,指张之万的才能大。泛爱偶或见公之疏,意思是说,张之万虽然有广泛的爱护之心,但有时候也显得过于疏远。脱去町畦(mǐn qí),意为摆脱世俗观念的限制,回归自然的本色。磊落,指坦荡、正直。热心为世所钦,意思是说,张之万对世事有着一颗热心的心,因此受到了世人的认可。慊忱(qiè chén),指真诚、诚恳。当亦为世所谅,意思是说,张之万虽然有时显得不够真诚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的文徵明,他在《挽南昌知县江召棠联》中写道: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男儿死耳;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天下痛之。 注释: - 重于泰山:比喻非常重要。 - 轻于鸿毛:比喻非常不重要。 - 男儿死耳:形容男子汉应该为国捐躯。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形容自己处于弱势地位。 - 天下痛之:形容人民对这种行为的痛恨。 赏析: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男儿死耳;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天下痛之。
赵启霖是清代诗人,字芷荪,号瀞园,是湖南长沙府湘潭人。他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将详细介绍赵启霖的生平和其文学贡献: 1. 生平概述 - 早年生活:赵启霖生于1859年,卒于1935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人。 - 科举与仕途: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光绪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1906年迁监察御史,表明其在政治领域亦有所作为。 - 维新思想
赵启霖是清代诗人,字芷荪,号瀞园,是湖南长沙府湘潭人。他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将详细介绍赵启霖的生平和其文学贡献: 1. 生平概述 - 早年生活:赵启霖生于1859年,卒于1935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人。 - 科举与仕途: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光绪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1906年迁监察御史,表明其在政治领域亦有所作为。 - 维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