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昙
浴乎沂,舞雩归。 道存目击,乐以忘机。 嗟叹奔驰途路客,抛家失业有谁知。 杜鹃啼出血,劝得几人归。 接下来将根据每句诗句进行赏析: - 浴乎沂:在沂水边沐浴。沂水是鲁国南郊的一条河流,孔子曾在此沐浴,后被尊为“圣水”。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舞雩归:在野外架起帐篷,模仿古人舞雩祭祀的场景。舞雩是一种古代祈求风调雨顺的祭典形式,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注释】 捞(lāo):捞取,引申为比喻。摝:同“搔”,摸。群迷:众生的迷惑。示生:佛教语。指人世间五浊恶世。五浊:指世上五种污浊之物。臭秽:肮脏。通身:浑身上下。如何洗却:如何清洗得干净。百滚洋铜:喻指各种污垢。洋铜:泛指泥土、泥沙等。浇(jiāo):浇洒,浇铸。一杓:一瓢。彻骨清凉:全身清凉透彻。快活快活:非常快乐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佛家偈子诗
【注释】万里:极言距离之远。支筇:筇,竹制的手杖。寂寞:孤单。望断:望到看不见。 译文: 长满了千里之外也没有一株小草,出了门就是一片野草。拄着手杖在空旷的地方独自行走,希望见到人却始终没有等到。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旅途中,看到满眼的荒草,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他想到在这荒凉之地,没有人烟,自己孤苦伶仃,只有那手杖相伴,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
【注释】 草舍,即茅舍。开张,指打开。小小筵,形容简陋。炊无米饭爨无烟,意谓饭菜很简单。沧洲,大泽。白鸟,水禽。 【赏析】 此诗写农家小憩。首句写“草舍”,点明时间、地点,是农闲时节。第二句“炊无米饭爨无烟”说明饭很清淡,甚至没有米煮饭,只有烧火做饭的烟。第三句“通身饱暖憨憨睡”写自己吃饱了,浑身暖和,于是睡着了。第四句“梦到沧洲白鸟边”,是说在梦中梦见自己到了大泽边,看见一只洁白的水鸟。
注释:宫中的花儿落在了我的头,乌云遮住了我的头发。倾国倾城的女子容貌胜过了秦始皇的女儿,她的美丽无人能够看见。夜晚,玉笛声悠扬地传来,仿佛是凤楼春天的气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她的美貌超过了秦始皇的女儿。她的出现如同夜半的凤凰鸣叫,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其含义丰富。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杨岐驴弄蹄(péng qí lǘ niòng tí):比喻说话人善于言辞,能够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表达观点。杨岐是佛教中的地名,这里用来比喻说话人的才华和口才。 2. 天衣雁沉影(tiān yī yàn chén yǐng):形容事物非常美丽,如同天衣一般华丽,或者像雁鸟的影子一样深沉。这里指的是说话人的话语非常优美、深刻。 3.
【注释】: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一百七:指《五灯会元》中禅宗五灯的开法偈。“航海而来”是比喻,指从海路而来的僧人;“面壁而坐”是形容僧徒在佛前修行,面壁打坐。“未明直指单传”,是说僧人在黎明时,直接向佛祖传授佛法,没有经过任何中间环节;“梁王勘破”是指梁武帝对禅理的理解和领悟;“当门齿露风”,是说僧人的牙齿像门牙一样露出风来,说明他的悟性很高;“只履归何早”是说只留一只鞋回去的人
诗句释义: 1. 二月十五,瞿昙灭度:这是对佛陀(释迦牟尼)去世的日期的描述。瞿昙,是古印度对释迦牟尼的尊称,灭度则是佛教用语,意指涅槃或去世。 2. 山鸟悲春,山花泣雨:春天到来时,山中的鸟儿也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发出哀鸣;而山上的花朵在春雨中落泪,形容了大自然在春日里的哀伤景象。 3. 尽大地人,有屈无伸处:意味着世间所有的生灵,无论大小,都面临着无法伸展、无法反抗的命运或困境。 4.
【注释】 1. 偈:佛教用语,意为“佛语”或“佛说”,是佛教中的颂诗,用于诵读。 2. 薄福:指命运不好,福分浅薄。 3. 日餐三顿粥:一天吃三次粥。 4. 两眼挂青山:形容目光远大,心系天下。 5. 真味填枵腹:形容内心充实,无需外物填充。 6. 贫有馀,乐不足:贫穷有余而快乐不足。 7. 谁管古人见延寿不见延寿:意思是没有人关心是否长寿。 8. 山前麦熟与未熟: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无法预测。
【注释】 六年:指过去六年。芝峰寺:位于杭州灵隐山中,为佛教寺院。费尽衣盂:比喻耗费了全部的钱财。用尽心:倾注了全部的心力。杖藜:拄着拐杖。活路:指通往光明的道路,即出家修行的途径。花木媚清阴:形容花木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生机勃勃。媚:喜爱,喜欢。清阴:明媚的阳光,这里代指春天。 【赏析】 这是一首颂佛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出家修道的经历,表达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追求。全诗以时间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