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昙
【注释】: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四十八: 路透清波,山横翠壁。 楼阁门开,从这里入。 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路透清波,山横翠壁。 这句诗描绘了清澈的水面和青翠的山峦,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这里的“路”可能指的是道路或桥梁,而“透”则形容水流清澈,能够看到底。“清波”一词常用来形容湖水、河水等水体的清澈明净,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诗句释义】 1.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指佛教中菩萨的三十二种庄严相和八十种功德。 2. 马颔驴腮:形容人相貌丑陋。 3. 弥天罗过:形容罪孽深重。 4. 新法华:指的是佛教中的《法华经》。 5. 因甚刺脑入胶盆:意思是为什么要用针刺脑入胶盆来祭祀。 6. 过在你,殃及我:意思是你的错误行为会连累到我。 【译文】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马颔驴腮,弥天罗过。 新法华,因甚刺脑入胶盆。 过在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依据注释将原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即可。 浪荡贪观野鸭儿,犯丛林合讲清规。 译文:你浪荡不羁,爱去观赏野鸭,却违反了丛林的规定,应当受到清规戒律的惩罚。 鼻头捏破知惭愧,烧炷香供养伊。 译文:你鼻子被捏破了,知道自己犯了过错,就烧炷香来供奉她,祈求她的宽恕。 注释: 浪荡
释义: 四十九年,欺胡谩汉。 迅速进入涅槃,挽救了一半生命。 谛观紫色磨金般身体,玷污了娘生的双眼。 注释: - 偈颂一百零二首:这是一首偈颂诗。 - 其四十五:这是第四十五首偈颂诗。 - 四十九年:这是指佛教中的一种说法,即人从出生到四十九天后,可以脱离苦海,进入涅槃。 - 欺胡谩汉:欺侮、欺骗、怠慢、轻视他人,与佛教的教义相违背。 - 疾入涅槃:迅速进入涅槃,指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
【诗句释义与赏析】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三十九 入荒田不拣,信手拈来草。 纬地与经天,头头俱是妙。 打成一片见全功,碧眼黄头俱靠倒。 岂不见长庆棱道者坐破蒲团,一个两个三个,四五六七个,家风狼籍知多少。 注释: 1. 入荒田不拣:进入荒凉的田地,随意挑选。 2. 信手拈来草:随意抓取地上的草。 3. 纬地与经天:指天地间的一切事物。 4. 头头俱是妙:每一个角落都是美妙的。 5. 打成一片见全功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诗句逐句释义: 1. “正令全提”:这里的“正令”可能指的是法令、规则或某种正统的原则。“全提”意味着全面地强调或提出。 2. “无在不在”:表达了一种普遍性或无处不在的概念。 3. “簸箕有唇”:这里的“簸箕”是一种用于装东西的器具,通常由竹或木制成。“有唇”指的是簸箕的一侧有边缘。 4. “洞庭无盖”:洞庭湖是中国的一个淡水湖泊,位于湖南省北部
【注释】 生平说大脱空:生前曾说过,一切皆为虚无。大脱空,指一切皆为空无。今受活地狱报:如今遭受着活人地狱的报应。 一片无骨舌头:形容说话时,舌头没有骨性,像烂掉了一样。 数日和根烂了:比喻说了许多谎话,最终被揭穿了。 【赏析】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三十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用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个说谎的人,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每句七个字,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注释:枯死的树木上撒满了瑶花,庭院中用玉砌封堵了。 少室山的山峰漫不经心地安心,神仙的光华空折了手臂。 我不愿落入功勋与功绩一样的边区,谁能和我在栏杆边一起倚靠?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通过对枯木、瑶花、神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少室山的山峰和神仙的光华,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一顾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我也无端到住山,忙忙业识不曾闲。 白云拂尽到枯叶,恐碍采樵人往还。 寒松瑟瑟,幽鸟关关。 家私花擘尽,谁道语音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全诗共八句。第一、二句“我也无端到住山,忙忙业识不曾闲”描述了作者无端来到这座山,忙碌地工作,没有闲暇的时间。第三四句“白云拂尽到枯叶,恐碍采樵人往还”描绘了山上的白云渐渐被风吹散,飘落至枯叶之上的情景,担心这会对采樵的人造成麻烦
【赏析】 此篇颂扬唐玄宗的功德。全诗八句,前四句颂其“大道无方”,指唐玄宗能以宽仁之道治国安民,使国泰民安;后四句颂其“垂衣而治”,指唐玄宗能以智慧治国,天下大治,百姓无忧。末句赞颂唐玄宗圣德广被,四海仰慕。全诗对仗工整,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