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令全提,无在不在。
簸箕有唇,洞庭无盖。
若作奇特商量,入地狱如箭射。
不作奇特商量,入地狱如箭射。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诗句逐句释义:
- “正令全提”:这里的“正令”可能指的是法令、规则或某种正统的原则。“全提”意味着全面地强调或提出。
- “无在不在”:表达了一种普遍性或无处不在的概念。
- “簸箕有唇”:这里的“簸箕”是一种用于装东西的器具,通常由竹或木制成。“有唇”指的是簸箕的一侧有边缘。
- “洞庭无盖”:洞庭湖是中国的一个淡水湖泊,位于湖南省北部。“无盖”可能指的是湖面没有覆盖物,如荷叶或水草。
- “若作奇特商量”:这里的“奇特”可能指的是非常规或不寻常的事情。“商量”指的是讨论或考虑。
- “入地狱如箭射”:地狱在许多宗教中是受苦受难的地方,这里用“如箭射”来形容进入地狱的速度和猛烈程度。
- “不作奇特商量”:这句话与前一句形成了对比,暗示如果不采取非常规或不寻常的行动,就不会遭受如此严重的惩罚。
- “入地狱如箭射”:重复了上文的说法,强调了不采取非常规行动的后果。
译文:
如果全面地强调并遵循正令,那么任何地方都不会被忽视。就像簸箕有边缘一样,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如果试图做出不同寻常或非常规的决定,那么就像进入地狱般迅速而痛苦。
关键词注释:
- “正令”(正道、法则):指官方规定或公认的行为准则。
- “全提”(全面地提出):表示全面地考虑或实施某事。
- “无在不在”(无处不在):表示某种现象或情况普遍存在。
- “簸箕”(竹制或木制容器):用来装物体的器具,通常用于收集谷物等。
- “有唇”(带有边沿):形容物体的边缘或边界。
- “洞庭”(中国的一个大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无盖”(没有覆盖物):表示湖面开阔,没有障碍物遮挡。
- “若作奇特商量”:如果试图采取非常规的方法解决或处理问题。
- “入地狱如箭射”:比喻进入地狱非常迅速和痛苦。
- “不作奇特商量”:不采取非常规或不寻常的行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即“若作奇特商量”和“不作奇特商量”),表达了作者对于遵守传统规则和不进行非常规思考的态度。诗中的“若作奇特商量”和“入地狱如箭射”形象生动,将违反规则和不寻常的行为比作快速且痛苦的刑罚。这种表达方式既直接又具有冲击力,能够引起读者的深思。
诗中也展示了对于规则的尊重和对于传统的依赖,认为遵守规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不幸。这种思想在古代社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尤其是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危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