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云深,秋高境寂。
堂户凄凉,无人面壁。
净地上谁肯狼籍。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 地僻云深,秋高境寂。
- “地僻”表示地理位置偏僻,环境较为幽静。
- “云深”意味着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
- “秋高”指的是秋季的天气,气候清爽。
- “境寂”则形容这种环境的寂静无声。
- 堂户凄凉,无人面壁。
- “堂户”通常指代房间的门或窗户,这里可能是指寺庙的殿堂入口。
- “凄凉”描述的是门或窗户周围的景象,给人以冷清、寂寞的感觉。
- “无人”强调了这种孤独和空旷的氛围。
- “面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面对墙壁而坐,表现出一种静思或修行的状态。
- 净地上谁肯狼籍。
- “净地上”指的是清洁整洁的空间或地面。
- “谁肯”表示怀疑或询问,是否有人愿意破坏这种宁静。
- “狼籍”意味着杂乱无章,与之前的“凄凉”和“无人”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对比。
接下来是译文:
- In a remote and deep place, with the autumn sky clear and silent, there’s only silence in the courtyard, no one to face the brick wall.
- A clean floor begging for someone to let their carelessness ruin it.
诗句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画面,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和人心不古的感慨。首句通过对地理位置和季节的描述,营造出一个静谧而深邃的氛围。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殿堂入口的荒凉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感。第三句通过质疑是否有人在此地乱扔垃圾,表达了诗人对人们道德沦丧和行为失范的担忧。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思想,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