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昙
释义: 一月行空,千门赏玩。 自己光明,几人着眼。 马师父子尽力揩磨,不得一半。 诸人要见真月么,何似破漆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说”的意思。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神秘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1. "一月行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月亮在夜空中移动,就像一个月影一样。这里的“行”指的是移动,“空”指的是天空
【注释】 偈颂:一种宗教诗歌。 一百零二首:即《佛说八大人觉经》。 七颠八倒:佛教语,指心不专一,心乱如麻。 空身入草:佛教语,指出家人以出家为荣,故云。 【赏析】 此诗为禅宗所倡导的无修无证、无住无住的禅学思想而作。 “无量劫来”,是说自从无量劫前就存在了。佛教认为世界有无数个无量劫,所以“无量劫来”就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的意思。佛教讲轮回转世,所以也说无量劫来。 “七颠八倒”,是说心不专一
注释: 冬至日舒长,这个长多少?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这一天天地万物生长得最缓慢,因此用“舒长”来形容。 虚空为尺不能量,蟭螟眼中盛恰好。 这里用“虚空为尺”来表示空间的无限大,而“蟭螟眼中盛恰好”则是说蟭螟眼睛中的瞳孔正好与它的长度相等。 盛恰好,衒惑神光,迷逢达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蟭螟的眼睛刚好能够容纳自己,所以能够迷惑那些神光,从而迷失在佛门之中。 赏析:
注释:古桧(guī huì)吟风,寒鸦布阵,不落见闻,几人错认。不错认,道士擎拳,阇梨问讯。 赏析:此诗以“古桧”、“寒鸦”等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的尊重和敬畏之情。整体上,此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地僻云深,秋高境寂。 - “地僻”表示地理位置偏僻,环境较为幽静。 - “云深”意味着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 - “秋高”指的是秋季的天气,气候清爽。 - “境寂”则形容这种环境的寂静无声。 2. 堂户凄凉,无人面壁。 - “堂户”通常指代房间的门或窗户,这里可能是指寺庙的殿堂入口。 - “凄凉”描述的是门或窗户周围的景象,给人以冷清、寂寞的感觉。 -
```plain 甘菊舒黄,茱萸喷香。 渊明错会,耽赏重阳。 采采东篱下,南山见未忘。 刚道花枝有短长。 注释:菊花在秋天盛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茱萸的香气扑鼻而来。陶渊明似乎对此有所误解,他沉浸在赏菊的乐趣中。他常常到东边的篱笆边去观赏,直到夕阳西下,他依然没有忘记那片南山。他刚说完花枝长短的问题,就有人反驳说他错了。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陶渊明在重阳节赏菊的情景
【注释】 偈颂一百零二首:这是一首佛教偈子。偈,是佛经中的韵文,用以诵读或朗诵。偈子,即佛家念诵时所吟唱的诗篇。 其三十三:指这首偈子。 佛垄:佛寺的墓地,也泛指寺院。 开炉:指炼丹。 寒灰死火:指炼丹失败,化为灰烬。 星儿:指月亮,暗喻佛性。 弥天罪过:罪大恶极。 笑倒嵩山破灶堕:意谓佛性之光明如月照万物,能使一切黑暗之物失去光彩,犹如“破釜沉舟”一样勇猛精进。 【赏析】 这首诗用白话文写成
【注释】: 丹桂:指桂花,也泛指各种芳香的植物。飘:飘落,随风飘散。庭际:庭院之中。寒蛩:冷秋时节蟋蟀。语砌阴:蟋蟀在砌石上鸣叫。声声:形容蟋蟀叫声此起彼伏。调雅奏:调节成优美的音乐。点:点缀,形容桂花繁多。黄金:指桂花。尽情:尽情地采摘。拈出:挑选出来。佛垄:佛寺中的香炉。垄:台基或台阶,引申为台阶。宴乐嘉宾:宴请客人,招待宾客。佛垄虽贫未是贫:虽然佛垄上的香炉很简陋,但并不是真正的贫穷。
【注释】 茧(jiǎn)足:形容脚瘦。寻庄:寻找庄周的庄子哲学。海门:指海的门户。天衣:天上神仙的衣服,比喻超凡脱俗。往事:过去的事情。与谁论:同谁谈论。沉寒水:沉在寒冷的水里(暗喻死去)。瘦立西风几断魂:形容人在秋风中站得孤单而悲伤。 【赏析】 这首偈颂写诗人对生死、宇宙人生的思考,表现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从庄周的哲学出发,追寻着庄周的足迹,来到海门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全诗如下: 鼠窃竺乾,身逃震旦。合火分赃,儿孙无眼。死款诸方不言,今朝佛垄分明断。以何为据,看。 注释: 1. 鼠窃竺乾,身逃震旦。合火分赃,儿孙无眼。:这是说老鼠偷吃了竺乾国的粮食,逃到了震旦国。老鼠和人类一起分享这些粮食,而老鼠的后代却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2. 死款诸方不言,今朝佛垄分明断。:这是说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现在要做出决断。 3. 以何为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