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过采石驿 客人行走在青山之外,乡心随落日的余晖飘向远方。 润湿的烟霭笼罩着野树,凉风中细雨掠过淮水天边。 是谁家的笛声悠扬,江上的帆影飘向何处? 蛾眉山上的月亮明亮,今夜照着我的孤单身影。 译文: 旅途经过青山之巅,乡愁随着夕阳洒向远方。 湿润的烟雾缭绕在树木间,清凉的雨水划过淮河的天空。 是谁家吹奏出悠扬的笛声,江上船只驶向何方? 蛾眉山上明亮的月亮,照耀着我今晚的孤寂。 注释: 1.
【注释】: 莫秀才归番阳:莫秀才,即莫思齐,唐代文学家。番阳,今江西南昌,当时为江南西道节度府所在地。此诗当作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前后,时莫秀才从军在外,诗人送别他回乡。 译文: 秋天的河水在落下去,你到白下买船回故乡。 遥远的梦惊起了新来的大雁,你的船帆熟悉地驶过旧的渡口。 打碑经过荐福寺,携酒观赏芝山美景。 却怀念那曾游过的清溪万柳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和权上人:给权上人写的诗。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在边塞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意境高远。 首联两句“故人久不见,怅望思迟留”点明题意。诗人因友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孤独寂寞,因此思念之情油然而生。颔联两句“白雁寒沙月,黄云老树秋”描写了边塞的景色。白雁、黄云、寒沙以及秋天的老树,这些景物都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颈联两句“风霜侵客鬓
《酹江月·游句曲茅山》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句描绘了诗人在句曲茅山的幽静美景中,感受到松树阴翳满地、蕊珠宫府等自然之美。老鹤一声霜衬履,隔断人间尘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远离。月户云窗,石田瑶草,丹井飞龙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神奇力量的赞美和向往。荼蘼花落,东风吹散红雨,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转瞬即逝。全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注释】 酹江月:在临江的楼上向江中洒酒祭奠。凤凰台:相传晋孝武帝时,建康(今南京)曾建凤皇台于秦淮河上,因台上有栖鸾之所,故又名鸾台。 绮云:五彩缤纷的云彩。 翠帘:绿色的帷帐。这里指楼阁。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诗才横溢,被后人誉为“诗仙”。 锦袍:华丽的官服。 招提:梵语“摩诃池”的音译,意为佛教建筑。这里指寺庙。 【赏析】
【注释】 绿树荫:树木浓密遮住阳光。 阴:遮蔽,遮荫。 藏野寺:隐藏在野外的寺庙。 影落溪船:白云的影子映照在溪船上。 遮却青山一半:把青山遮住了半边。 只疑:怀疑。这里形容云彩好像笼罩着山峦。 僧舍:和尚的居所,即寺庙。 茶烟:和尚煮茶时冒出的烟气。 赏析: 《题画》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抓住春天特有的景物,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全诗语言清新自然,画面优美宁静。
烟雨短篷水口,人家乱石山前。 送别莫忘今日,相逢知在何年。 注释版: - 烟雨:细雨蒙蒙的天气景象 - 短篷:小船,短而小的船篷 - 水口:靠近河流的地方 - 人家:村庄或居民区 - 乱石:不规则排列的石头 - 山前:靠近山的地方 - 送别:离别时的情景 - 莫忘:不要忘记 - 今日:现在 - 相逢:再次相见 - 知在何年:谁知道会在何时相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
【注释】 1.舟中:指船中。题(tì)画卷:在画卷上题写诗句。 2.两岸:指江岸两边。好山如画:形容山色美丽,犹如一幅画。 3.丹崖翠壁:红色的山崖和绿色的山壁。 4.楼台:指船上的楼阁亭台。 5.南闽:指福建南部地区。风景:风光、景色;这里指自然风光。 6.小官:官职小的人。何日:什么时候。归来:回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风景的七绝,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注释】 次韵:应和别人的诗作,以自己的诗作回应。 德明小友:德明,人名;小友,朋友,泛指亲密的朋友。 风餐水宿:形容旅途艰辛。风餐,指在露天吃饭。水宿,指在水上睡觉。 暂离马足车尘:暂时离开车马的喧嚣,远离尘土。 两岸:江岸。 好山:美丽的山。 细雨:小雨。 归人:回家的人。 赏析:《次韵与德明小友》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全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思念之情。
诗句如下: 湖上美人弹玉筝,小莺飞度绿窗楞。 译文: 湖上的美人正在弹奏玉筝,小莺在绿窗前飞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一位美人正坐在湖边,轻轻地弹奏着玉筝,而小莺则在她周围飞舞,仿佛是在为她伴奏。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起古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美人内心的期待和忧虑,她可能在等待某个人的到来,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