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逢托克托景颜 - “逢”:遇到或遇见 - “托克托”: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延安市 - “景颜”:指景色或环境,可能隐含着一种美好的期待或愿景 - 整句诗可能在描述诗人在托克托的美景中遇见了一位令人愉悦的人,或是在托克托这个地方的美好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2. 市酒泻糟清似水 - “市酒”:购买美酒 - “泻糟”:将酒糟过滤,使之清澈 - “清似水”:形容酒水清澈透明
玉骨冰清过岁寒,可怜蜂蝶已成团。 如何不解相如渴,散尽江南一点酸。 注释翻译如下: - 玉骨冰清过岁寒:形容歌声清澈高洁,仿佛能穿透寒冷的岁末。 - 可怜蜂蝶已成团:表达了歌声的美好和感人,让听者如蝴蝶蜜蜂一般团团围绕。 - 如何不解相如渴:表达了诗人对歌声的喜爱如同司马相如对美女的渴望一样无法自拔。 - 散尽江南一点酸:形容歌声中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如同南方的酸涩。 赏析:
【注释】: 寄金坛元鲁宣差行操二年兄:写给金坛元鲁宣的一封信。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迥野:辽阔的原野。 冻云:指冬天里的雪云。低:低垂,下压。 玉:用来形容山的颜色。四围:四周环绕着。 自是:自然。诗人:这里指作者自己。清气:高洁的品质。 千树雪花飞:形容景色美丽,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里原野上的壮美图画。开头两句写出了原野上的景象:天空中的云被严寒冻结
【注释】 盆池:池塘。万点:许多。浮萍草:水草丛生。秋雨欲来无定踪:秋天的雨没有固定的时间,说它要下就下,说不下就不下。好是诗人漂泊态:真是一个诗人漂泊的样儿。丹阳:古地名,今江苏丹阳。郭里:城墙之内。夜间钟:指夜晚传来的钟声,因古代以夜为“暮”,故称。这首诗是诗人在江南某地所作,诗中描写了诗人在秋雨之夜徘徊不寐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飘泊不定的生活的不满和对宁静的向往之情。 【赏析】
潇潇风雨客心孤,且尽尊前酒一壶。 夜半酒醒愁又到,一声白雁下平湖。 注释:潇潇风雨,指潇潇洒洒的风雨。客心孤,形容心情孤寂。且尽,暂且喝光。 酒醒,酒后醒来。 赏析:这是一首羁旅怀人的诗。首句写客中风雨交加,作者的心情显得格外寂寞;次句说,暂且借酒浇愁吧,把一壶美酒喝完再说。第三、四句,写酒醒之后,愁思又上心头。此时,天刚亮,诗人正从梦中醒来,耳畔传来一阵雁鸣声,他抬头望去
注释: 练湖的秋水在霜眼中显得碧绿,坐在茅盈山前山色依然青翠。 白日里仙女散花,夜晚时钟磬之声还在继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茅盈山下的练湖秋景,以及白日与夜间的不同感受。 第一句“练湖秋水霜眼碧”,描绘了练湖秋天的景色,湖水被霜打过,显得格外清澈碧绿。这里的“霜眼”指的是湖水反射的霜光,而“碧”则形容了湖水的颜色。 第二句“坐对茅盈山色青”,描述了作者坐在茅盈山下,欣赏着山色青翠的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写,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第一句:上人才思塞胸次,强欲禁之无不鸣。 - 上人: 指的是鹤林休上人,即贾岛的朋友。 - 才思: 指人的才华和思维能力。 - 塞胸次: 堵塞胸中的思绪,即抑制自己的思想。 - 不鸣: 没有发出声音。 - 赏析: 诗人用“上人才思塞胸次”来表达对朋友才情的赞赏和钦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压制这种才情的愿望。然而
《端居书事答翟志道知事见寄韵二首》是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注解和赏析: 1. 第一句:瘦马春城曙色分 - 瘦马:形容诗人的身体状况,可能是由于年岁增长而显得消瘦。 - 春城曙色分:春天的早晨,曙光初现,万物复苏。 - 注释: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春天的清晨,看到曙光逐渐驱散夜色的景象。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期待。 2. 第二句
江南倦客好清斋,炼得身形瘦似梅。 不到清溪三四日,藕花无数水中开。 萨都剌(1279年-1355年),字天锡,号直斋,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尤以诗歌和绘画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流露出对权贵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在《病起戏笔奉答御史王文休》中,萨都剌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通过对荷花
【注释】 疏帘日午花阴直,高柳清风语燕闲。 默坐焚香点周易,软红不到小屏山。 【赏析】 《偶成》,即偶然得成的诗篇。此为作者在夏日的一个午后所作,当时正逢白昼,阳光灿烂,室内的帘子被拉开了,窗外斜射进来的阳光和窗边的花朵相互辉映,显得十分惬意。诗人坐在窗边,静静地看着外面的风景,听着风儿吹过柳树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是燕子正在那里悠闲地嬉戏,这宁静而和谐的景象让诗人感到无比的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