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解析】 本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七绝。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其一:“闭门三月听秋雨”,写诗人在普照院中闭门静坐,聆听秋雨的声音,以“闭门”二字点明其独居的孤独寂寞。“三月”与“秋雨”相合,既写出了时间之长,又表现出诗人对秋雨的感受之深,从而为下文写“酒醒”“客未归”做了铺垫。“听秋雨”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它不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秋雨,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下面是对《寓栖云四首·其四》的逐句解释: 1. 诗题解读:“寓栖云四首”是萨都剌所作的一首古诗,其中“其四”指的是这首诗的第四篇。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2. 原文与注释: - “白面道人门不出”,意指一个面容白皙的道士,从不外出。 - “晚凉倚树听秋风”,描绘了一个人在凉爽的夜晚,靠在树下聆听秋风的声音。 - “最怜八月江南好”
延陵曲 延陵庙西落日低,延陵庙前春草齐。千金公子去不返,淡云苦竹斑鸠啼。 译文: 在延陵庙的西边夕阳渐渐下沉,庙前一片整齐的春草绿意盎然。曾经的贵公子已经离去,留下一片淡淡的云雾和苦竹上斑鸠的叫声。 注释: - 延陵庙:古代的一个名胜古迹,位于今天的某个地方。 - 西:方位词,表示位置在西边。 - 落日低:夕阳渐渐下沉,光线暗淡下来。 - 春草齐:春天的草长得非常茂盛,呈现出一片绿色。 -
谢人惠茶 送茶将军扣门急,惊觉秋深梦一窗。 半夜竹炉翻蟹眼,只疑风雨下湘江。 注释: 谢人惠茶:感谢主人赠送给我茶叶。 送茶将军扣门急:送茶叶的将军急促地敲门。 惊觉秋深梦一窗:惊醒后,发现秋天已经进入了深处,只剩下一间窗户在梦中。 半夜竹炉翻蟹眼:半夜时分,用竹制的炉子煮茶,煮到了蟹眼,意味着茶叶已经泡得差不多了。 只疑风雨下湘江:只觉得仿佛是风雨飘摇之下的湘江。形容茶香扑鼻,沁人心脾。 赏析
注释: 东风轻轻吹过,水面波光粼粼,雨后村庄一片新绿。 小船驶向延陵庙前,荇菜花盛开,野塘春意盎然。 译文: 东风轻轻吹动,水面波光粼粼,雨后村庄一片新绿。 小船划向延陵庙前,荇菜花开得正艳,野塘春意盎然。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首句“东风吹水碧粼粼”描绘了春风拂面、江水碧波荡漾的景象;次句“雨过村村野色新”描绘了雨后村庄景色焕然一新的画面;第三句“小艇延陵庙前去”
诗句:露骨江南冰雪肌,断肠塞上锦绷儿。 译文: 露骨的江南有着冰雪般的肌肤,令人断肠的边塞之上,有锦瑟绷儿的华丽。春天的酸楚仿佛无法留住,却是在阴郁中孕育着果实的时刻。 注释: - 露骨:形容肌肤或物体表面清晰可见地露出某种特质或材质。 - 江南:指的是中国长江下游的地理区域,以其水乡和自然景观著称。 - 冰雪肌:比喻肌肤像冰雪那样清澈、纯净。 - 断肠塞上:形容边塞之地荒凉而令人心痛的景象
注释: 谁处江东郑老家,自锄谷口种烟霞。谁是谁的归宿,在江东的老家,自己锄除田里的杂草,种上烟霞般的美景。 远山三月多归思,晴日东窗见杏花。远处的山峰在春天三月里显得更加思念家乡,晴天的时候,从东边的窗户看到窗外盛开的杏花。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江东老家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首联“谁处江东郑老家”点明地点和人物身份;“自锄谷口种烟霞”则是写景抒情
【注释】 寓栖云:隐居山林的云游道士。 未尽:犹言不尽。馀兴:余兴未尽的意思。 二子:指两位朋友,即李白和杜甫。不来:不到这里来。无可人:无以自容。 凤仙:一种草花,花紫色。落红雨:落花如雨,形容花瓣纷纷飘落。 残春:春天将要过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山中的景色与心情的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一句“一尊未尽有馀兴”,意思是说在饮酒之后,诗人还没有尽兴
注释:道士新戴上竹皮帽子,头上星斗在夜空中摇曳,北斗七星在寒风中显得更加寒冷。一夜间凉风吹乱了头发,半窗之中,仿佛有一只鹤在梦中绕着琅玕飞翔。 赏析:这首七绝描绘的是道士的夜晚形象。前两句写其头戴竹皮冠,头顶上的星光闪烁,北斗七星在寒风中显得更加寒冷。后两句写其一夜未眠,被凉风吹得头发乱糟糟,半窗之中,如同有一只鹤在梦中缠绕着他。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道士的形象和夜晚的宁静氛围
宿陵口寺 西风落叶陵口寺,薄暮钟声送夕阳。 酒醒不知过夜半,开门满地月如霜。 译文: 秋风萧瑟吹落了陵口寺的树叶,傍晚时分钟声送走了夕阳。 酒后醒来不知道已经过了半夜,打开门看到月光洒满了地上像霜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傍晚的景象。诗人在寺庙中度过一天之后,感到有些醉意,但并不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当酒醒时,天色已晚,门外是一片宁静的月色。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