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诗句输出: 三月二日风日暖,千家万家桃杏开。 译文: 在这春光明媚的三日,春风和煦,阳光温柔,使得千家万户的桃花和杏花竞相开放。 注释: 三月二日:指农历二月初二。 风日暖:天气暖和。 桃杏开:桃花盛开、杏花开放。 诗句输出: 白日少年骑马过,红雨满城排面来。 译文: 白天,许多年轻人骑马经过,红色的花瓣像雨一样飘洒在城市中,仿佛为这座城市铺上了华丽的地毯。 注释: 白日少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我主要从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分析,赏析时先指出诗句的内容,然后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一般答题模式:内容+手法+效果或情感或意境。此诗是夜宿池阳石墨驿纳凉而作,首联写诗人因夜宿池阳石墨驿而感到纳凉之快;颔联写夜宿石墨驿后,雷电交加,诗人被惊扰,于是写了一首《夜宿石墨驿》的五言古诗;颈联写雷雨过后,诗人看到山高水远、草绿树茂的景象;末联借景生情
【注】紫翠烟霞出上方:紫翠,指山色。烟霞,形容山色如烟雾般缥缈。出上方,意为从高处眺望。 游人登览忆先皇:游人,指诗人自己。登览,登上高处观赏。先皇,指的是作者所怀念的皇帝。 石阑空见岩花落:石阑,指栏杆。空见,意为看到但未见到。岩花,指山上的野花。落,凋谢。 翠辇不来山路荒:翠辇,指皇家的马车。不来,意为没有来。山路,指通往皇宫的道路。荒,荒芜。 此日风云消王气:此日,指的是今天。风云
【注释】 持节曾临江汉上,分符又入瘴云间:持节,指持皇帝所颁授的节令,即节度使。江汉上,指长江、汉水一带。分符,即分兵镇守各地的意思。瘴云间,指广西一带瘴疠盛行的地方。 花骢一日行千里,金虎三珠照百蛮:花骢马一日可走千里路。金虎是古代一种装饰品,上面有三个珠饰。百蛮,指南方的少数民族。 露帐旌旗天接水,星营鼓角月连山:露帐旌旗,在月光照耀下,帐篷和军旗的影子都映在水面上。星营
【注释】 1. 虎踞龙蟠:形容山势雄伟,有如龙虎盘踞。龙蟠,龙盘。 2. 王气多:指帝王之气。 3. 云深石磴碧嵯峨:指云雾缭绕,石级陡峭而绿树环绕。 4. 珠峰:指紫金山。 5. 金陵胜:指南京(南京)的美景。 6. 翠辇:皇帝的车驾。 7. 雨露:这里比喻恩泽。 8. 星河:这里指皇宫中的宫殿楼阁。 9. 封人祝:古人认为能为国祈祷平安的人,称为“封人”。 【赏析】
【注释】帝京:京城。宫壶:指皇宫,即皇宫中的龙。银瓮:指酒缸,也代指酒。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冬日夜晚的图画,诗人在京城久别之后回到家乡,夜深人静之际,思念着故都,不禁感慨万千。诗中通过对京城夜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写诗人久别京城,故地重游,梦中与京城的景象相同,仿佛回到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那片土地。颔联通过描绘京城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故都的眷恋之情。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京城的夜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旧说榕乡好”:以前人们常说,闽地榕树成林是美事。“来游鬓已丝”:我来这里游览,头发都白了。“片云山对户”:一朵朵白云在山边飘荡。“一雨水平墀”:下雨时,雨水打在台阶上。“绿袖持蕉叶”:穿着绿衣服的女子拿着蕉叶。“丹林压荔枝”:红树林压着荔枝。“城闉南有市”
注释: 登金山雄跨亭:登上金山,雄壮地俯瞰着亭子。 朱栏六曲倚高秋:朱红色的栏杆沿着曲折的路径倚靠在高高的秋天里。 元气茫茫日夜浮:大自然的元气在无边无际的空间中流动和漂浮。 客去客来天地老:客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天地间仿佛经历了无尽的岁月变迁。 潮生潮落古今愁:潮水的涨落似乎承载着古人的忧愁和今人的感慨。 疏钟水国前朝寺,落日海门何处舟:遥远的水边,有一座古寺,每当夕阳西下,人们乘船离去。
注释: 1. 野潜堂:指隐居山林的别墅。 2. 高隐:指隐居生活。 3. 情闲:指心情宁静闲适。 4. 直万金:形容价值极高。 5. 溪鱼鲜作鲙(kuài):将溪中鲜鱼制成鱼片供人享用。 6. 竹笋长成林:竹子迅速生长,变成了竹林。 7. 鹤有还巢梦:大雁归来,梦见自己回到巢中。 8. 云无出岫心:云彩没有飞走,心中没有离开故乡的想法。 9. 读书风雨夜,灯火野堂深: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读书
题朱泽民画雪谷晓行 茆店冲寒出,永厓拂曙来。 磴危留虎迹,萝密隐猿哀。 行李一檐重,疏梅几树开。 阳乌在何处,不照雪盈腮。 诗句翻译: - 茆店冲寒出,永厓拂曙来。 注解:茅屋小店冒着严寒开门(茆店),山崖(永厓)在晨曦中醒来。 - 磴危留虎迹,萝密隐猿哀。 注解:陡峭的石阶上留下了老虎的痕迹,茂密的藤萝里隐藏着猿声的哀鸣。 - 行李一檐重,疏梅几树开。 注解:行李堆积如屋顶一样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