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送人之金陵 之子金陵去,黄梅细雨天。 译文:你的儿子要前往金陵(今南京)了,天气正是黄梅时节,细雨绵绵。 注释:之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金陵:古都,即今天的南京;黄梅:夏季的梅熟时,多雨;细雨天:形容天气阴沉,连绵不断的小雨; 赏析: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以及送别的原因——子将离开金陵。第二句写天气,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第三句通过“近”字,表明送别的地点是在萧寺附近
注释: 1. 野潜堂:指隐居山林的别墅。 2. 高隐:指隐居生活。 3. 情闲:指心情宁静闲适。 4. 直万金:形容价值极高。 5. 溪鱼鲜作鲙(kuài):将溪中鲜鱼制成鱼片供人享用。 6. 竹笋长成林:竹子迅速生长,变成了竹林。 7. 鹤有还巢梦:大雁归来,梦见自己回到巢中。 8. 云无出岫心:云彩没有飞走,心中没有离开故乡的想法。 9. 读书风雨夜,灯火野堂深: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读书
道中风雨 野水池塘满,泥涂愁问程。 小车冲雨去,曲路绕山行。 恁地沾衣冷,谁家压酒声。 飘零江海客,汲汲事南征。 注释: 1. 野水池塘满:形容雨水把田野里的积水都灌满了。 2. 泥涂愁问程: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时,心中充满了对旅途的忧愁和困惑。 3. 小车冲雨去:指乘坐的小车在大雨中前行。 4. 曲路绕山行:指山路曲折,道路蜿蜒,难以通行。 5. 恁地沾衣冷:指由于雨水的浸透
注释: 鹤林: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 四月路:指四月的山路。 佳景集芳辰:好的景色都集中在美好的时辰。 花落石桥水,鸟啼山树春:花儿落了,石头桥下的流水潺潺,山间的树木上小鸟的鸣叫声也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吟归山似画,醉卧草如茵:诗人在山中吟诗归来时,觉得山峰宛如一幅画;喝醉酒躺在床上,仿佛躺在绿色的草地之上。 衲子清游处,何妨问病人:和尚们经常去清游的地方,我为何不可以问呢?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形象、内容和形式,最后点出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以及所营造的意境或传达出的情感即可。 本题要求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题时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把握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诗句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并指出作用,最后指出情感。 首联“萧条冶城寺,杖屦日登临”,描写了诗人登上冶城寺的情景
【注释】 病中书怀二首:指诗人因生病而在家闲居时所写的诗。 半月闭门坐:形容病后心情沉闷,不出门,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屋子里坐着。 萧然远俗氛:形容心境清静,远离世俗的纷扰。 心似水:比喻心境宁静,像清澈的水一样。 马如云:形容门外马匹众多,如同乌云一般。 练杵捣寒月:用白色的木杵击打寒月,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捣衣的情景。 香炉生昼薰:香炉里燃着香烟,散发出温暖的气息。 太瘦小参军:指自己身体消瘦
秋暮过吴值雨感怀 长啸拂吴钩,篷窗起白鸥。 江山同逆旅,风雨忽穷秋。 乐矣陶潜酒,高哉范蠡舟。 一簪吾有雪,道路尚悠悠。 【注释】 长啸:高声长鸣 拂:擦拭 篷(péng)窗:船篷上装的窗户 逆旅:旅馆 穷:尽 陶潜: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后人称他为“五柳先生”,他的诗多写农村生活。 高:指范蠡弃官归隐 簪(zān):插在帽子上的簪子,这里比喻做官 悠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落日花山寺,秋风铁瓮城。 - 落日(夕阳)花山寺:形容寺庙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美丽。 - 秋风铁瓮城:描述秋风扫过铁瓮城(古代一种高大坚固的城门)时发出的声音,如同古铜色的铁瓮。 野人欢讼简,稚子说官清。 - 野人:指山野之人,通常指不事生产、游手好闲的人。 - 欢讼简:这里的“欢”字,可以理解为“喜欢”
解析 诗句释义 1. 贺丘郡博持敬新修镇江儒学 - "孔门":孔子的儒家学派。 - "新壮观":新的宏伟景象。 - "化雨过南徐":比喻教化如雨,滋润南方。 2. 风鸣铎 - 铎(duó):古铜质摇铃,用来报时或警示。 3. 青灯夜读书 - 青灯:指油灯,青色的灯光。 - "夜读书":晚上在灯下学习。 4. 杏坛翔彩凤 - 杏坛:古代学宫讲台。 - "翔彩凤":凤凰飞翔的样子。 5.
日长草木茂,古寺乐芳辰。 病中寄了上人二首 注释:日子过得慢,草木长得茂盛,古老的寺庙里传来了欢乐的歌声和芳香的气息。 野衲归时晚,山泉滴夜春。 译文:在寺庙里度过一个晚上后回到家,山泉水在夜里滴答作响,仿佛在迎接春天的到来。 清吟联石鼎,病酒吐车茵。 译文:我一边吟诵诗篇,一边品着清酒,感受着诗人的情怀。 不是天涯客,林泉一故人。 译文:我不是远行在外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