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疏斋落落谪仙才,句曲名山数往来。 - 解释:在疏斋中(可能是一个雅致的书房或居所),我遇到了像谪仙人一样的才华横溢的朋友。句曲,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地名,可能是指句容附近的某个景点。“数往来”意味着经常来往于名山之间,享受着与自然和文化的亲密接触。 - 注释:疏斋、谪仙、句曲、名山、往来、句容 2. 日读茶经医酒病,春从邻舍觅花栽。 - 解释
诗句解析: 1. 天际三峰横紫烟,山前山后尽芝田。 - 注释:天空中三座山峰横卧,紫色烟雾缭绕。山前和山后都是一片灵芝田。 2. 楼台木末疑无路,鸡犬云中半是仙。 - 注释:高楼的木顶似乎找不到道路,但云中的鸡犬却仿佛是神仙。 3. 白石经年皆化玉,青松尽日只闻泉。 - 注释:白色的石头经过一年会变成玉石,而青松整日只听到泉水声。 4. 曲林三馆幽深处,一夜重楼听雨眠。 - 注释
注释: 江南驿使路遥遥,远赴龙门望海潮。 桂殿且留修月斧,银河未许度星轺。 隔花立马听更漏,带月鸣珂趁早朝。 只恐淮南春色动,万竿烟雨绿相招。 译文: 江南的驿站使者路途遥远,我远赴龙门盼望海潮。 桂殿暂且留下修月的斧头,银河尚未允许渡过星槎。 隔花远眺马嘶声声更漏,带着月光鸣响车珂去早朝。 只怕淮南春天的气息已经触动,万竿烟雨中翠绿的杨柳在招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马伯庸告别时的赠别之作
诗句如下: 秋水芙蓉淡淡妆,平湖昨夜有新霜。 人间女子空自好,马上郎君不暇狂。 十二玉楼空薄命,三千客路尽他乡。 上林白雁无消息,欲向何人寄断肠。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秋水芙蓉淡淡妆:“秋水芙蓉”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芙蓉(荷花)在秋水中静静绽放,如同画中景致。这里的“淡淡妆”,不仅形容了芙蓉的妆容,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2. 平湖昨夜有新霜
诗句释义与译文 首句注释: 江南隐者人不识,一日声名动九重。 - “江南”通常指中国南方,这里特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 “隐者”是指隐居山林的修行者或智者。 - “人不识”表示诗人对这位隐者的不了解。 - “一动九重”形容这位隐者突然变得知名,影响到了朝廷的重要层面。 次句注释: 地湿厌看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 “天竺雨”指的是在古印度的天竺地区发生的雨。 -
三益堂芙蓉 斑帘十二卷轻碧,秋水芙蓉隔画阑。 绣扇摇风霞透影,锦袍弄月夜生寒。 湘魂翠袖留江浦,仙掌红云湿露盘。 只恐淮南霜信早,绛纱笼烛夜深看。 译文: 斑帘轻卷,如碧色般的帘子展开十二幅,如同轻纱一般。在秋水的映衬下,芙蓉花隔在了画栏杆之外,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绣扇摇曳,风拂过绣扇,使霞光透过影子,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而锦袍则在月光下舞动,使得夜晚也感到一丝寒冷。 湘魂的翠袖留驻在江浦
题元符宫东秀轩又名日观 茅君山下种玉田,道士辟为东秀轩。 注释:在茅君山下种植了如同玉石一般的土地,被道士开辟成了东秀轩。 五色晓霞开日观,万株秋露滴云根。 注释:清晨时分,天空中出现了五彩斑斓的朝霞,照亮了日观台;秋天,露水从万株树木上滴落,仿佛是云根上的露珠。 竹园笋出穿龙角,松树年深长鹤孙。 注释:竹林中的竹子长出了嫩笋,就像龙身上的鳞片;松树生长多年,枝干挺拔
玉佩丁东下界闻,天风吹动碧霞裙。 刘郎跨鹤游三岛,王子吹笙到五云。 洞府夜光传玉印,石坛月黑礼茅君。 若逢天上吴夫子,应问丹砂炼几分。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玉佩丁东下界闻,天风吹动碧霞裙。 - 关键词: 玉佩、丁东、天风、碧霞裙 - 注释: “玉佩”象征着尊贵与纯洁,暗示王真人具有高尚的品德或深厚的背景。“丁东”可能是指某种声音或信号,这里用来形容玉佩在天地间发出的声音
诗句释义及译文: 六朝的歌舞繁华已经消失,商女的歌声还能唱出《后庭花》。 千年的历史变迁围住了这片故土,几番风雨吹打进入这座空城。 凤凰飞走了梧桐老去,燕子归来了杨柳青绿。 白面书生只能徒然地吊唁古迹,天天陪着骢马在绣衣堂前行走。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六朝:指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南朝和北朝。 2. 歌舞豪华歇:指六朝时期的华丽歌舞文化已经衰落。 3. 商女犹能唱:商女
【注释】 高邮:今属江苏省。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城上高楼耸入云霄,下面有一片湖泊。城头上传来阵阵号角声。望中灯火明还灭:远望城中的灯火忽明忽暗。天际星河淡欲无:远望天空的银河显得模糊不清。 隔水人家暗杨柳,带霜凫雁起菰蒲:隔着水面,隐约可见几户人家,门前长着柳树。湖面上飞来一群带霜的野鸭与大雁,它们正从芦苇丛中起飞。 短衣匹马非吾事,拟向烟波觅钓徒:穿着单薄的衣服,骑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