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驿使路遥遥,远赴龙门望海潮。
桂殿且留修月斧,银河未许度星轺。
隔花立马听更漏,带月鸣珂趁早朝。
只恐淮南春色动,万竿烟雨绿相招。

注释:

江南驿使路遥遥,远赴龙门望海潮。

桂殿且留修月斧,银河未许度星轺。

隔花立马听更漏,带月鸣珂趁早朝。

只恐淮南春色动,万竿烟雨绿相招。

译文:

江南的驿站使者路途遥远,我远赴龙门盼望海潮。

桂殿暂且留下修月的斧头,银河尚未允许渡过星槎。

隔花远眺马嘶声声更漏,带着月光鸣响车珂去早朝。

只怕淮南春天的气息已经触动,万竿烟雨中翠绿的杨柳在招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马伯庸告别时的赠别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远赴京城的情景以及与马伯庸的离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诗歌开篇即描绘了江南驿使路途之遥、景象之远。诗人用“江南驿使”作为引子,将读者引入到一种遥远的旅行氛围之中。而“望海潮”则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期待。

诗人转向了与马伯庸的离别场景。“桂殿且留修月斧,银河未许度星轺”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手法。这里,“桂殿”象征着高贵的宫廷,而“修月斧”则暗示着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同时,“银河”则代表着浩瀚无垠的天空,而“度星轺”则暗示着诗人对自由的渴望。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马伯庸的不舍之情,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诗人以“只恐淮南春色动,万竿烟雨绿相招”来结束全诗。这里的“淮南”既指马伯庸的籍贯,又暗含诗人自身的情感寄托。“春色动”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而“万竿烟雨绿相招”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马伯庸的思念之情,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积极态度。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马伯庸的离别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