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夏日与友人相访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第一句“多谢空门客,时时出草堂。”中的“空门”指的是佛教寺院,而“客”则指来访的朋友。这里的“空门客”可以理解为佛教徒或者寻求心灵慰藉的人。“时时出草堂”则表达了诗人愿意随时接待并陪伴朋友的心情。 第二句“从容非有约,淡薄不相忘。”中的“从容”指的是态度悠闲自在,“淡薄”则表示不拘小节、随和的性格
闲居秋思呈祥松二字 秋光虽即好,客思转悠哉。 去国身将老,流年雁又来。 叶红堆晚径,菊冷藉空罍。 不得师相访,难将道自开。 译文: 秋色虽美,但内心的愁绪难以消解。 离开家乡,身体日渐衰老,时光如雁般飞逝。 落叶铺满秋天的小径,寒霜覆盖着空荡的酒杯。 没有老师的来访,我难以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感悟。 注释: 1. 秋光虽即好,客思转悠哉:秋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心中却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2.
诗句逐句释义与赏析 1. 携酒复携觞,朝朝一似忙。 关键词: - 携酒: 携带酒壶。 - 复携觞: 再次携带酒杯。 - 朝朝: 每天。 - 一似: 如同。 - 忙: 忙碌。 - 赏析: 诗人描述了自己每日携带酒和酒杯,似乎每天都忙于饮酒的情景。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2. 马谙频到路,僧借旧眠床。 关键词: - 马谙: 马懂得。 - 频到路: 经常到达道路。 -
【解析】 “春日病中”的意思是春天里,我病中。这是全诗的开头一句。诗人以春天为背景,写出自己的病情,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环境。“才得归闲去,还教病卧频”意思是刚从病中解脱出来,又不得不躺卧在病床上。这两句是第一段的前两句。诗人写自己刚从病中解脱,又被疾病缠身,反复不能安闲。诗人以“才得”和“又”两个词来突出自己的病苦。 “无由全胜意,终是负青春”意思是无法完全实现心愿,终究辜负了大好的青春
诗句解释与分析 第一句 - 关键词:金谷园、落花 - 注释:“金谷园”指古代的一处园林。此处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某地看到或感受到春天的美景,而这种美景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明后)开始凋零,变得纷纷扬扬,如同覆盖了整个地面的红色花瓣。 第二句 - 关键词:惜看、难过日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易逝的哀愁之情。诗人在惋惜中度过每一天,感叹美好的时光总是难以持久。 第三句 - 关键词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前两句“不喜长亭柳,枝枝拟送君。”意思是说:“我不喜欢长亭边杨柳,因为它总是在为离别的人送行。”这两句中,“长亭柳”是关键词,“拟”是“仿佛”、“好像”的意思。诗人用拟人手法,将长亭边的杨柳拟人化了,写出了柳树似乎也懂得离别的痛苦,为即将离去的客人送行,表达出诗人对离别友人的不舍之情。 第三句“惟怜北窗□,树树解留人
【解析】 “常钦”是作者给赵学士的赠言,意思是说,你我虽然远别,但常在一起。“五侯宾”是说赵子为五侯的宾客,这里指赵子为官高位尊。“操心如古人”是说赵子为官清正,操守清廉,与古人无异。“醉同华席少”是说酒席上常常与赵子共醉。“吟访野僧频”是说经常到野外寻访高僧谈经论道。“长河”是说赵子在长河之滨,“荒斋”是说赵子所居之处荒芜。“庙邻”是说赵子所居之地附近有寺庙。赏析:全诗以赵子为线索展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然后结合重点字词和重要语句的提示筛选相关内容,进行概括、整合、作答。“怀赠操禅师”是第一句;“尝忆曹溪子,龛居面碧嵩”第二句;第三句“杉松新夏后,雨雹夜禅中”写僧人在夏季之后才移至山上,在雨中修行;第四句“道匪因经悟,心能向物空”写僧人因读经而觉悟,其心得能超脱万物
注释:不要说没有幽深的意趣,常常来到日落西山时。 虽然地处北阙之下,但大自然却赋予了东溪之景。 稀疏的水草因为寒冷而多处折断,惊飞的野鸭因受惊扰而纷乱不齐。 在座的都是作者,常常喜欢在分题会上相互切磋。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辋川别业》组诗中的一首。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冬日青溪草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惜花:惜别花。 白发今如此,红芳莫更催:年已老矣,花又凋零,请不要再催开。 预愁多日谢,翻怕十分开:担心花朵盛开不久便会凋谢,害怕它过早开放。 点滴无时雨,荒凉满地苔:细雨如注,满地都是枯叶和杂草。 闲阶一杯酒,惟待故人来:在空寂的台阶上独饮一杯,只有等待老朋友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春天即将过去、生命即将结束时的感慨。诗人以惜花为题,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慨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