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元
忆王孙·秋词 深秋之韵,寂寥之中寻觅温暖 秋风凛冽,荻花萧瑟,独倚高楼,明月斜侵。十二珠帘未上钩,黯然凝眸,渔灯映照,古渡头边,思绪万千。 注释: - 飕飕风冷:秋风寒冷刺骨。 - 荻花秋:芦苇在秋天变黄,随风摇曳。 - 明月斜侵独倚楼:月光从高楼的一角斜射进来,主人公独自倚靠在楼上。 - 十二珠帘不上钩:形容月亮高悬夜空,珠帘未能勾住月光。 - 黯凝眸:眼神中流露出忧郁和深思。 -
【诗句释义】 1. 彤云风扫雪初晴 - 彤云:红云,这里指天空中的云朵。风扫:风轻轻吹散了。雪初晴:雪刚停止,天又转晴了。 2. 天外孤鸿三两声 - 天外:天上,高空。孤鸿:孤独的鸟儿。三两声:声音很轻。 3. 独拥寒衾不忍听 - 独拥:独自抱着被子。寒衾:冰冷的被子。不忍听:不忍心去听。 4. 月笼明 - 月笼:月光笼罩。 5. 窗外梅花瘦影横 - 窗外:指室外。梅花:春天开的花。瘦影横
忆王孙·夏词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 注释:风吹蒲苇摇曳,池塘边的景象;经过一场雨后,荷花盛开满院,散发出阵阵芬芳。 -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夏日池塘的画面,风动蒲叶,池塘边上的景色生动而宁静。雨后的荷花,香气四溢,让人心旷神怡。 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 注释:吃着冰镇的李子和瓜,感受如冰雪一般的清凉;竹制的床上,慵懒地拿着针线,享受午后的梦境。 - 赏析
【注释】 萋萋(qīqī):形容草的茂盛。 芳草:指春草,这里借指春天。 忆王孙:词牌名,又名“春光好”,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或三仄韵,下片四句两仄韵或两平韵。此调为唐教坊曲,用作词牌时多有增损,如《花心动》、《采桑子》等。 王孙:本指贵族子孙,此处泛指游子。 柳外楼高:柳树之外高楼耸立,暗示着离人所在之地。 断魂:形容极度悲伤痛苦。 杜宇:传说中的蜀地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凄厉哀切,故称。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 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 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李重元是宋代的诗人,他的《忆王孙》词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重元的生平资料相对有限,只知道他是在宋徽宗宣和年间前后在世。他的词作收录于《全宋词》,其中《忆王孙》四首词尤为人们所熟知,这些作品以其精巧构思、声色并茂的手法描绘出闺阁中少妇的离愁别绪。李重元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愁与期盼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