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诗句 1. 书历科状元策后:记录在科举考试中,状元们被询问关于治国的方略。 2. 国家养士恩潭潭:国家对士人的养育恩情深厚。 3. 临轩诏问尤尊严:皇帝亲自下诏询问,显得非常尊贵。 4. 焚香士求忠孝一:士人焚香祈祷,表达忠诚和孝顺。 5. 大廷策对天人三:在朝廷上,士人们面对皇上进行策略讨论,涉及天道、人事等。 6. 传胪归去驰御道:状元传胪(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结束后,骑着马奔驰在御道上。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知己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支持的关系,来表达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态度。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1. “知心四海一,立志万年强。” - 关键词解释: 知心:彼此心灵相通;四海:指全国各地或全世界;一:一致。 - 译文: 我们的心灵相通,共同拥有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志向。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知己之间心灵相通,彼此信任和理解的情感,以及他们共同拥有强大意志的决心。
苕雪六十初度其一 论交端不愧陈徐,万兀千摇鬓各丝。 化鹤何心重会合,解牛满志费踌躇。 向来活国推无咎,未信钞方老敬舆。 无负相期看晚节,惟深心地念居诸。 注释: 1. 论交端不愧陈徐:指论交时不会辜负陈蕃、徐稚两位前辈的交情和名声。 2. 万兀千摇鬓各丝:形容头发已经白了,但仍然像万头野鸡一样在摇摆,每一根发丝都像是有千根一样细长。 3. 化鹤何心重会合:化成鹤的仙人为什么还会再回到人间呢? 4
呜呼辛亥秋,亡国古未有。 译文:感叹辛亥年秋天的亡国,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注释:辛亥年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的年份。“呜呼”是古代对死者的哀悼用语。 赏析:开篇直陈时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覆灭的哀痛与愤慨。 列圣磐石基,毁坏翻覆手。 译文:列祖列宗的基业如同磐石般坚固,却被颠覆和破坏。 注释:列圣指的是历代帝王。“磐石基”比喻基础牢固。 赏析
静园直庐前有向日葵一株孤秀可爱既为之图并约愔仲作诗纪之 清晨趋园直,草木呈芳妍。 憔悴三冬枝,忽复青盖圆。 娟然万绿底,见此黄金盘。 亭亭一丈身,初日颜色鲜。 徘徊自顾影,风露疑可餐。 未施灌溉勤,遗种自昔年。 但使本根在,长养天机全。 何心附气类,倾阳希甫贤。 一见移我情,臭味如相牵。 见同感则异,自媚谁为传。 万化存孤根,弱毫安所宣。 注释: 1. 清晨:早上。趋:走向,这里指的是向园里走去
注释:在田野里见到老虎却毫无惧色,见到蝴蝶就想捕捉住它。前面的景象都是天意安排,我随意地弹奏起中郎琴。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田园景色。诗人看到田野上一只蝴蝶飞舞,便产生了捕捉它的打算(见虎了无惧),但最后却被蝴蝶的美丽所折服(见蝶欲生擒)。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接着的两句则是写诗人在田间劳作时的心情。他发现前面的景色都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前却皆天机)
枭鸾无并栖,温猛不并世。 枭鸾:指枭雄和鸾凤,比喻有才能的人。枭雄与鸾凤不能同时出现,比喻各有各的才能和特点。温猛:指温和与勇猛,比喻不同的气质和特点。不并世:指没有共同的时代背景。 伥虎势已成,投鼠有深忌。 伥虎:传说中的一种鬼怪,常作恶害人。投鼠有深忌:意指做事要谨慎,不要因为小利益而冒险。 事仇难苟同,衔恩敢独异。 事仇:对待仇敌的态度。苟同:勉强同意,表示不情愿的样子。衔恩:感激之情
【解析】 本诗是一首悼念友人的五言绝句。通伯,指俞樾字荫甫。俞樾(1821-1907),清代学者、文学家、史学家,著有《春在堂全集》,其中《湖楼笔谈》一书收录了作者对天文、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研究和见解,并附以诗文。俞樾一生从事经史考据学研究,其著作《春在堂全书》四十六种,七百余卷,为清末民初最有影响的学术著作之一。他的学问渊深,文章典雅,尤善诗词骈文,是桐城派的后劲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事件的感慨和反思。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解: 1. 春秋诛乱贼,其始萌一敢。 春秋时期,诛杀叛乱的统治者,从最初的萌芽阶段就开始了。 2. 改官先去礼,国本实已斩。 改变官职时先遵循礼节,国家的根本已经遭到破坏。 3. 含生化毛角,𧥄𧥄供猎狝。 自然界中万物生长,毛角被捕捉用于狩猎。 4. 是关族兴亡,岂直祚修短。 这关系到家族的兴衰存亡
香中有至清,桐花最为佳。 世人不知赏,但数榆与槐。 微之昔独夜,清阴倚高斋。 幽然妙香至,万玉飘苔阶。 因之怀故人,微吟寄诗牌。 迢迢商应宫,清若双凤喈。 朋友有至契,义等君臣谐。 两人一夕感,凄我千春怀。 乐天本热士,一蹶甘照埋。 微之并高才,枉寻肆挤排。 薰莸理何常,一念成歧乖。 傥保清净退,岂非贤哲侪。 嗟君与我别,情与元白偕。 山川虽悠阻,徒能隔形骸。 偶感桐花落,身世泪莫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