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注释: 怀人四首强甫:指杜甫怀念友人张复的诗歌。 平生四海论交后,耐久方知谢复园。 苦忆深谈共群季,百年老屋一灯昏。 译文: 我一生都在四海之内结交朋友,只有等到晚年才懂得珍惜与张复的友谊。 我深深怀念着与你们共同讨论学问的时光,现在看到你一个人住在百年的老屋里,只有一盏昏黄的灯光陪伴,我感到十分孤独。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对已故好友张复的怀念之作
【注释】 ①蕴藉:含蓄。工:精巧、细致。绝妙:极好,非常。②石帚:即“石崇”,晋朝人,字季伦,封石阳县侯,曾任征南大将军,后为荆州刺史。③剩:残余、残留。④枯禅:指禅宗末流的禅门,意谓禅门已死。⑤地变天荒:指世事变幻无常。⑥剩:残余、残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友人死后写的悼念之作。首句写诗人对友人才华的称颂和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第二句写友人与自己不同,他的命运更为不幸
梦与娟净居士同移居于西山之麓精舍幽深,红叶满阶下醒记以诗并邀娟净同作。 陈曾寿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以及他与友人共同隐居的愿望。通过对西山的描述,诗人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美。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人生态度
注释:晚年依靠友人扶持,时常自省古人情志。门前的蛛网一天未除,仰望着屋顶常让人惊骇。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赖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晚节扶持仗友生,切偲每见古人情。这句诗意思是说,晚年依靠友人扶持,时常自省古人情志。切偲(qiècī)每见古人情,即常常自省古人之情志。古人情志高洁,而诗人晚年潦倒,不免有感于怀。题门一日丝犹络,仰屋无常语可惊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逐句释义: 1. 余曾梦至一寺:我曾经梦见自己来到了一座寺庙。 2. 寺旁有塘甚广:寺庙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池塘。 3. 青山回绕不见一人:青山环绕着池塘,看不到一个人影。 4. 风境凄冷今至育王寺:现在来到育王寺,风声寒冷。 5. 宛然梦境也:这仿佛是一个梦境。 6. 丹垣一角背寒塘:红色的围墙一角背对着寒冷的池塘。
注释:我在苍水湖畔占据了一块小丘,而在石斋江底却有一座高楼。我才知道经略乾坤的人,还是世间第二流的高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隐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人间世事的淡然。首句“苍水湖边占一丘”,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他选择了苍水湖畔的一个角落作为他的隐居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次句“石斋江底有高楼”,展现了诗人对石斋江底高楼的羡慕之情,他向往着那种与世隔绝
【注释】 1、病目:指因眼病而视力减退。初愈:刚刚痊愈。蒙真解:指眼睛恢复了正常视力。冯信:指相信某人的话。何时:什么时候。 2、天遗读书眼:上天赐予我读书的眼睛,即有一双明亮的好眼。 3、依然:仍然。夜对短灯檠:在夜晚仍对着一盏短灯读书。 【赏析】: 这是一首写眼疾愈后的诗作,诗人以“天赐”一词点出自己的眼疾已痊愈。全诗语言朴实平易,但蕴含着深厚的感情。 首句写眼疾痊愈
注释:年轻时我们志向相同,共同护持;如今虽然暂时分别,又有何悲伤?我们的人生如同拖着泥巴,行走在世间;等到我们修得心灵如天空广阔、胸怀如大海时,再回首往事。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无奈和伤感。他们年轻时志同道合,共同护持着彼此的信念,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不得不暂时分别,各自追求自己的理想。尽管他们心中充满了遗憾和不舍,但他们都相信,只要他们坚持不懈地努力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对张柬之的赞颂来抒发自己的壮志与感慨,表达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情怀。 下好汉坡(注释:形容山路陡峭难行) 千步心随滑磴移,应怜赤足践冰澌。(注释:踏着光滑的石板,心随着脚步移动;可怜我赤脚踩在结冰的水面之上。) 译文: 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心情随着步伐的移动而变化,我同情那些赤脚踏在结冰的水面之上的人。 赏析:
【注释】 小楼 ── 指诗人居住的简陋的茅屋。容膝 ── 指狭小的空间,比喻人的贫贱或地位卑微。亦云 ── 意思是说:也可以说是。安 ── 指平安。冻砚 ── “冻”是“凝”字的通假,即凝结的意思,这里指砚台因寒冷而结冰。“温茶”是“烧水”的意思,“伴岁阑”是说陪伴到年尾。岁阑 ── 指一年结束。灯火 ── 泛指灯光、灯火,这里指万家灯火。尺咫 ── 古代长度单位,一尺等于咫,这里指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