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一
【注释】: 国步(国家局势):指国家危亡。 事处:处理事情、应付困难。 万难:极多艰难。 臣心:指诗人本人的心志。 终大白:始终非常明白,没有隐藏。 名垂千古:美名永远流传于后世。 三忠:古代对有节义的忠臣有三种称谓:一是“社稷忠臣”;二是“社稷死守”,即为国家而死;三是“社稷良臣”,意为为社稷做出贡献的人。这里指的是许庚身。 赏析: 《挽徐用仪》和《挽袁昶》都是明代文人钱谦益的作品
【注释】 挽曾国荃联:指《挽曾文正公》一诗。竹君,曾国荃的字。竹林,指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下世:辞官归隐。北阮:指李鸿章。南阮:指左宗棠。华洋:泛指南北方人。桑梓,借指家乡。故人:旧交。感悼:哀悼。花萼:指曾氏兄弟。元方、季方:指曾国葆、曾国鸿。江淮:指江苏、安徽一带。旧部:指曾氏兄弟的部下。 【赏析】 这是一副挽联,上联是写曾氏兄弟的功勋卓著,下联是写他们为家乡所作的贡献
【注释】 论交:指结交朋友。尊卑略分:指交往中地位高与地位低的人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少长忘年:年龄相差较大的人也能成为知心朋友,不计较彼此的年岁大小。邂逅:偶然相逢。结知音:交到知己的朋友。山城:山城重庆,这里借喻当时的政治中心北京。风雨连宵话:形容深夜里谈得投机。使还自八万里外:指郭嵩焘被贬为湖南巡抚以后,离京城八万里远。身老江湖:意谓在宦海中已历尽了风浪。心存廊庙:指心中时刻不忘朝廷
【注释】 许先帝:指东汉末年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东连吴会:诸葛亮在刘备建安二十四年(219)率军出使东吴,次年孙权称帝,于赤壁与刘备结盟,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儒者气象:指诸葛亮的儒家思想。伊周:指商朝贤相伊尹和周朝贤相周公旦。 【赏析】 此诗为颂扬诸葛亮的对联。上句赞其“东连吴会”,下句赞其“有儒者气象”。东连吴会:指诸葛亮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奉刘备之命,出使东吴
国步正苍黄,事处万难,同拼一死; 臣心终大白,名垂千古,无愧三忠。
清湖南新宁人,字岘庄。 廪生。 咸丰五年领团练镇压本省境内之太平军。 次年,从族侄刘长佑军援江西。 咸丰末,追石达开军,转战湘桂。 授广东按察使。 同治间累擢署两江总督。 光绪初,为两广总督,旋即回任两江。 中俄交涉伊犁问题及中法战争时,均上疏论外事机宜。 甲午战争后期,为钦差大臣,督关内外诸军。 和议成,仍回原任。 二十五年,致书荣禄,反对废立。 义和团运动期间,与李鸿章、张之洞创议东南自保。
清湖南新宁人,字岘庄。 廪生。 咸丰五年领团练镇压本省境内之太平军。 次年,从族侄刘长佑军援江西。 咸丰末,追石达开军,转战湘桂。 授广东按察使。 同治间累擢署两江总督。 光绪初,为两广总督,旋即回任两江。 中俄交涉伊犁问题及中法战争时,均上疏论外事机宜。 甲午战争后期,为钦差大臣,督关内外诸军。 和议成,仍回原任。 二十五年,致书荣禄,反对废立。 义和团运动期间,与李鸿章、张之洞创议东南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