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用仪袁昶许庚身联

国步正苍黄,事处万难,同拼一死;
臣心终大白,名垂千古,无愧三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徐用仪袁昶许庚身联》是清代诗人邵季刚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该诗作创作于清朝,具体时间不详。
  • 时代背景: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重重困难,诗人在这一时期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1. 作品原文
  • 雷霆雨露尽天恩,一朝千古;玉帛干戈持卓识,碧血丹心。
  • 拼死而报君恩,浙西千古,浙东千古;洒涕以迎忠骨,海内同声,海外同声。
  1. 艺术特色
  • 情感深沉: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忠诚,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
  • 语言精炼:诗句简洁有力,用词准确,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 意象丰富:通过使用“雷霆雨露”和“玉帛干戈”等意象,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对比,以及忠臣的英勇形象。
  1. 文化意义
  • 忠臣典范:通过赞美徐用仪、袁昶和许庚身的忠贞不渝,传达了对古代忠臣的敬仰之情。
  • 历史记忆:这些诗句成为后人纪念先贤、传承忠义精神的重要文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 后世影响
  • 教育意义:作为古诗文的选读材料,《挽徐用仪袁昶许庚身联》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 研究价值:对于研究清代诗歌史、忠臣文化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挽徐用仪袁昶许庚身联》是一首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情怀、赞颂忠臣精神的经典古诗。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了解到清代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还能深刻体会到古人的崇高精神和爱国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