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
【注释】 “己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掉皇后隆裕,立载沣为监国摄政王。“杂诗”:是诗人自编的诗歌集。“抛书”:指放下书本。“午倦”:中午时分疲倦欲睡。“走听”:边走边听。“盲翁”:《汉书·艺文志》记载有《盲师》一书,但不见其内容。这里泛指盲人。“鼓词”:盲人用打击乐器伴奏的民间说唱艺术。“漫说”:随意说。“是非”:指对与错,好坏、正确与否。“身后”:生前
【注释】 “己亥杂诗”: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898-1899)诗人康有为的一组七言绝句。“其九”:即此首,作者借咏物以抒怀。“日光野马息相吹”,太阳光好像一匹狂奔的野马,它把大地上的万物都吹得东倒西歪。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光的威力。“夜气沈沈万籁微”,夜幕降临,万物都在静静地休憩,只有蟋蟀在不停地鸣叫。这里用一个反衬,突出了蟋蟀声音的微小。“真到无闻无见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注意“己亥杂诗”是龚自珍的诗集名。 【答案】 ①东西南北人:指四处漂泊的人。 ②风波民:喻指社会动荡不安、充满危机和变乱的世道。 ③百年过半洲游四:“过半”指五十载,“洲”通舟。 译文:我像是一个到处飘泊的人,一生自号风波中的百姓。 五十年过去了,我在异乡度过了四个年头
【注释】 己亥杂诗:即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所创作的七十九首诗。己亥,指光绪己亥年,即1899年;杂诗,指七十九首中任选一首。其三:第三首。蜡屐:用蜡制作的拖鞋。筇:竹制的拐杖。歙烟筒:一种长形的纸管,里面盛有烟叶,可以抽吸吸烟。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山中偶遇一个携小童的老者。作者对这位老者颇感兴趣,于是与之攀谈起来。诗人首先问及对方是何人,答曰“官样”
梦回小坐泪潸然,已误流光五十年。 但有去来无现在,无穷生灭看香烟。 【注释】: 梦回:梦中醒来时。潸然:眼泪流了下来(流泪)。 已误流光五十年:已经耽误了五十年的时光。 但有去来无现在,无穷生灭看香烟:只有过去和未来,没有现在;生死无常,就像烟雾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生命的感慨。 “梦回小坐泪潸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梦境中回想起过去的岁月
【注释】 己亥:清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898-1899)诗人在山东任莱州府知府时,因戊戌政变被革职。杂诗:五言绝句,即五言律诗的一种,每首四句,共二十字左右,形式较自由灵活。云中水火界相争:指天象中的雷电交加。相争:争斗。相触相磨便作声:闪电和雷声互相摩擦、碰撞而产生声响。寻常推阻力:指平常的推力。震雷惊:形容雷声的巨大震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任山东莱州知府期间写的
【注释】 己亥:作者的号。杂诗:即七绝诗,一种体裁。其十一、十二、十三首为《己亥杂诗》,共十四首。曲阑:栏杆弯曲。十步:一里路。九徘徊:指徘徊了九次。三面轩窗:四周的窗户。四扇开:四面都是打开的。夸道:自夸。华严:佛教宗派之一,以宣扬大乘教理为主。弹指现:佛家语,比喻极其短促的时间,这里指弹指间,即一瞬间。着:落脚处。 【赏析】 “曲阑十步九徘徊”是说诗人走过曲阑时,徘徊不前,久久不愿离去
【注释】 ①己亥:清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899—1899)间的地支纪年。②杂诗:诗体名,内容不拘一格。③高士:指隐居山中不问世事的隐士。云懒: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偶看花:偶尔赏花。 【赏析】 《己亥杂诗》共有315首,是晚清著名诗人龚自珍的作品。此诗为其中第十一首,作于戊戌变法失败后,作者辞官归里之时。“天下英雄”三句,写自己退居山野,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无心却”四句,写自己种菜、锄瓜
【注释】己亥杂诗 其六:己亥年,即光绪二十四年。跳珠雨乱黑云翻:指春雨如飞珠溅落,乌云翻滚。事外闲云却自闲:指天上的云彩在雨中飘荡,与人间的事不相干。看到须臾图万变:指春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终愁累却自家山:指人因春雨而劳累,最终却使自己的身心更加疲惫。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自然现象“春雨”的描写和感慨。首联写春雨来势迅猛,如跳珠般落下,乌云翻滚;颔联写春雨来匆匆去也匆匆,使人无法预料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共三百一十五首。其中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作的“其十五”如下: 1. 诗句释义: 无端苞拆复挼莎,误尽人非郭橐驼。 甫见萌芽生意尽,对花负负奈花何! 2. 译文: 无需多言,我亲手将花朵从枝头摘下,却因手法不当而使它们枯萎。 刚刚看到新芽生长旺盛,却又因种种原因而让它凋零,面对这样的困境,我真是无力回天啊! 3. 赏析: 这首诗以“无端苞拆复挼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