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
瑞鹧鸪 为人幸遇教门兴。折莫因循着世荣。节食减眠神自爽,忘情去欲气偏清。 暂时戒慎离灾苦,久远行持出死生。奉劝高明宜省悟,闻身强健早修行。 注释: 1. 瑞鹧鸪:这是一首关于修行的诗,通过描述修道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来表达其对于修行的理解和追求。 2. 为人幸遇教门兴:幸运地遇到了修行的门径,开始修行之路。 3. 折莫因循着世荣:不要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享受世俗荣华。 4. 节食减眠神自爽
【释义】 西山一带风景优美,人们过着清闲的生活。无是无非无宠辱,有花有果有林泉。 家家奉道养闲客,户户钦坛礼大仙。如此勤心行吉善,太平快乐过丰年。 【注释】 1. 瑞鹧鸪:又名山鹧鸪。 2. 龙泉峪:位于山西五台县,因水色似龙眼得名。 3. 西山:指太行山。 4. 曲水环山若洞天:形容景色优美如仙境。 5. 有花有果有林泉:形容生活富足,环境优美。 6. 奉道:遵循道教的教义。 7. 大仙
【注释】 道无情:指道教的无为自然之道。 依韵别沁州长官杜帅:即《沁州歌》诗,这是一首送别诗。“依韵”指依韵赋诗。沁州,今山西沁县。沁州长官,即州郡长官。杜帅,指唐肃宗时曾任沁州刺史的杜鸿渐。 未达难通天令:未能得到皇帝赏识,难以得到皇帝的信任与重用。 谁解洞中生静?:谁能够懂得在山中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的道理呢? 道在有无间:道家讲究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
注释:道人起念不寻常。宿业牵缠惹祸殃。朴实修真方得久,浮虚学道岂能长。 旋生旋灭心难定,不动不摇意易防。早悟知常功累足,恁时许尔志坚刚。 译文:道人开始修炼,但念头与众不同。宿世的业力牵引着我们,给我们带来灾难。只有朴实地修行,才能长久。浮华虚妄的学问怎能真正修行成功? 我们的心境会随着事物的生灭而难以稳定下来,但我们的意志坚定,就能轻易防御外界的攻击。早些领悟到常理,修行就会事半功倍
这是一首劝人修身养性的诗,作者通过描绘道友的行踪来劝导读者要淡泊名利,修心养性。全诗共分四段,每段以“道无情”领起,依次为“随处道人道友。勿使人情浓厚。凡百在平常。少灾殃。别后应当西迈。接待往来宁耐。他日要相参。望终南。” 第一段:“道无情”,意为道是无形无迹的,不具感情色彩。诗人在这里强调了道家思想的核心——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第二段:“随处道人道友”,意为无论何时何地
诗句 道无情但愿身安心静。谁羡往来迎请。正教满天涯。过流沙。 译文 无欲则静,谁羡慕你来我往的欢迎?佛法无边。 注释 1. 道无情:这里“道”指佛教之道,强调佛教的教义是超越一切欲望,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脱。 2. 但愿身安心静:希望修行者在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与平和。 3. 谁羡往来迎请:这里用“谁羡”反问,表示在修行的道路上,人们往往羡慕那些忙碌于世间事务,忙于应酬的人。 4.
【注释】 瑞鹧鸪 · 劝世 长春教法付清和,普劝高明出爱河。道德勤修天赐乐,尘情苦恋世生魔。 目前放下游真境,身后功深赴大罗。我有忠言新说破,看君听了意如何。 【赏析】 此词为“劝世”之作。上片先写世间之人皆在爱河里沉沦,作者则以清和之身来劝世人出爱河,去追求精神上的快乐。下片写世间之人皆在名利中奔波,作者则以大罗仙境作为诱惑,劝世人功成之后要入仙境,去追求精神的永恒。 全词语言通俗易懂
我爱怀仁冬月。炕暖窗明堪歇。天意不教闲。过南山。 东去西来非愿。海角天涯将遍。道果尚难成。又登程。 注释: 我深爱着怀仁的冬月,炕暖窗明让人感到舒适惬意;但天意并不让我闲下来,我要走过南山,去过遥远的海角天涯。虽然追求道果很不容易,但我仍然要继续前行,准备再次踏上征程。 赏析: 《道无情·怀仁县作》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怀仁县的深深眷恋之情的作品。诗人用“我爱怀仁冬月”开篇,描绘了一个宁静
【注释】 道无情:道是无情感的。深谢将书来请:深深的感谢你的书信。 才到西岩春令:刚来到西岩,春天到了。百鸟正喧呼:许多鸟儿正在欢叫。乐无余:欢乐无穷。 道众满川和气:道士们的歌声充满了整个山谷。醮罢更看天意:祈祷完毕,又要看天意。缘契合虚谷:缘分契合于虚无的山谷。任西东:任凭它向东或向西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志磐所作的一首偈诗,内容表达了他对于佛学教义的理解。
道无情·别西山道友 行过天涯海角。未似西山心乐。兴尽复东还。鬓多斑。 彼此年过耳顺。别后有何凭准。唯愿各心休。永无忧。 注释: 道无情: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强调道义的永恒不变。 别西山道友:指与西山道友告别。 天涯海角:形容旅途遥远,无边无际。 未似西山心乐:没有像西山道友那样心情愉快。 兴尽复东还:兴致已经耗尽,准备返回。 鬓多斑:《古诗十九首》中有“胡为乎中露?安得久长世?”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