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
【解析】 1. 本诗前两句写景,“九九”、“严凝”点明时令、天气,“朔风凛冽”描写了风的强烈,“山后”点明了地点。三句中“西去意如何”是诗人对友人的关切。 2. “啰凌啰”是四川方言,意为“哎呀”。 3. “道友一声珍重”是嘱咐语,“志气要平和”也是勉励友人的话。 4. 此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别离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答案】 译文:九九寒冰结,山后朔风烈烈;你向西行去,我该如何送别?道友珍重
道无情·别西山道友 行过天涯海角。未似西山心乐。兴尽复东还。鬓多斑。 彼此年过耳顺。别后有何凭准。唯愿各心休。永无忧。 注释: 道无情: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强调道义的永恒不变。 别西山道友:指与西山道友告别。 天涯海角:形容旅途遥远,无边无际。 未似西山心乐:没有像西山道友那样心情愉快。 兴尽复东还:兴致已经耗尽,准备返回。 鬓多斑:《古诗十九首》中有“胡为乎中露?安得久长世?”之句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道法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每句诗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 “道无情”这句话表达了道法的自然、无我、无私的特性。它意味着道法不会因为人的情感而有所改变,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规律。这是一种对道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每夜三更问话”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人在夜晚时刻都在反思和思考,寻找真理的过程。这个动作体现了他对道法的追求和实践,也暗示了他对人性的理解。
注释: 道无情: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十月小春时令:指农历十月,是春天的末梢。 万物归根安静:万物回归自然,归于宁静。 独我水云间:只有自己处于水云之间。 过东山:走过东山。 直指古燕无定:直指古代的燕子没有固定的居所。 老也敢违天命:年老的时候敢于违背天命。 回首望终南:回头望向终南山。 再来参:再来参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独自行走,感叹人生短暂
【注释】 昏昏默默:指人对事物漠不关心,无所用心的样子。抱朴:道家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即把外物的欲求和欲望都摒弃,返归自然。 孰可测:谁能够了解。妙门: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地方为“三关”,即天关、地关、水关;这三道关口就是通向神仙境地的门户。 无虑无思无做作:没有私心杂念,不做作,不矫饰,不虚伪。 抱朴全真:抱守朴素之道,修炼成仙。 人圣超凡:成为圣人,超凡入圣。 【赏析】 此词为龙虎夫人赠词之一
【注释】 ①东川:即蜀中,泛指四川一带。道友:道侣。②啰凌啰:梵语,意为“空”。③七十古为稀少:唐人认为人生七十岁为长寿之年。④今我六旬还到:作者自指,六十有六,故言“六旬”。⑤浮世不坚牢:佛教语,指世间万物皆如梦幻,不可执着。⑥醉陶陶:形容心情愉悦。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俗纷扰的感慨,表达了他超脱物外的心境。全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晚年诗词的特色。
【注释】 道:佛教语,指修行成佛的道路。真意:真实的意思。那个是吾家:我是谁呢。信:相信。了了没西东:没有东西南北之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道无情”三字,表明全篇旨趣;后三句为咏物之辞。此词以“不避春风”、“来往默通”,来写道的无碍;以“那个是吾家?信天涯。”来写人的渺小和自我怀疑,最后一句用“本性玄通无托”与前两句“不避春风迢递”“来往默通真意”相照应,表现了作者对道教的信奉之情
【注释】修真:修炼道法、法术等;近俗:接近世俗。初地:指修行人刚修得仙道时的境界,也指修行的初步阶段。心境熟:心静自然熟,意即心定自然能掌握道法。居尘:居住在尘世之中。染尘:沾染世俗之气。林泉:指幽美的山林水泉,是道家修炼之处。恣兴:任意纵情享乐。逍遥:悠闲自在。陆地:指陆地上的神仙。 【赏析】此词是作者自述修炼之难以及自己对修炼之道的理解。 起句“修真近俗”
【注释】 怀仁抱义。五帝三皇因此治:怀抱仁义,五帝三皇都以仁义治国。 抱义怀仁。天下生灵一体亲:怀抱仁义,天下所有的生灵都是一家人。 勤参道德。建国成家为法则:勤奋地学习道德,为国家治理和家庭建立成为遵循的法则。 道德勤参。更与修身作指南:勤奋地学习道德,更能成为修身的指南。 【赏析】 全词抒发了作者对仁义道德的崇敬之情。 “怀仁抱义”一句,是说心怀仁义,抱持道义
【注释】堆金积玉:指积聚财富。悭贪心:吝啬,贪婪。何求:什么要求。直待:只等、等到。争奈:无奈。愚人:愚蠢的人。迷不悟:愚昧无知,不能理解。若悟,若能觉悟。回头:回头是岸,比喻悔改回头。免了:免除。前程无限愁:前路茫茫,没有希望。 【赏析】这是一首劝世诗,劝人们要醒悟,不要做无谓的贪欲之人。作者用“堆金积玉”来形容那些贪婪的人,说他们每天只是想着怎么发财,却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