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
【注释】 浚哲:深明事理;长发:长寿。指唐高宗皇帝,字“天皇” 帝命:天帝的命令。斯:这个。祐:保佑。王业:国家事业。克:能够。载德:载有德行。就日:接近太阳。重光:重新焕发光彩。本枝:子孙后代。百代:世代。申锡:继续赏赐。无疆:没有边际。 【赏析】 《享太庙乐章。长发》为高宗皇帝祭祀天地、宗庙而写的歌颂诗篇。《诗经·周颂·清庙》中说:“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此诗即取自《清庙之什》
【注释】猗:叹词,表示感叹;祖业:祖先留下的基业;皇矣帝先:伟大的祖先,是伟大的君王。封:赐予,封赏;在姬犹稷,方晋逾宣:在姬朝时犹如稷下,到晋国时期超过宣王;在姬犹稷,方晋逾宣:在姬朝时犹如稷下,到晋国时期超过宣王;基吾鼎运,于斯万年:奠定我们的国家命运,永远昌盛。 【赏析】《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基舞》是唐代的一首祭祀乐章诗,作者不详。这首诗歌颂了唐朝皇帝的伟大成就
【注释】 永和:晋武帝司马炎年号。 肃肃:庄重的样子。 烝烝:孝顺的意思。 俎:古代祭祀时盛肉的器具。 雍歌:指《雍》之乐章。 祝嘏陈辞:指祭神祝告,颂扬功德的词句。 用:凭借、利用。 光武:指东汉光武帝刘秀。 志:指志向。 固:巩固。 鸿基:大基础。 【赏析】 这首《永和享太庙歌》,是西晋武帝司马炎在太庙祭祀时的一篇歌颂帝王功业的诗歌。诗中以“永和”为题,意在表明其功绩的久远和辉煌
注释: 于穆清庙:指庄严华丽的太庙,是祭祀之所。 聿脩严祀:聿,助词,用在动词前表示修饰。修,修治、整治。严祀,庄重的祭祀。 四县载陈:四县即四方,陈,陈列。指祭品四散摆放。 三献斯止:三献,指三次向神行礼。斯止,指礼毕停止。 笾豆撤荐:笾,古代祭祀时盛黍稷之器。豆,盛肉汁的器具。撤,撤去。荐,进献供品。 人祗:指众人,百姓。祗,敬。 神惟格思:神,指神灵。格,来。惟,只。思,想。指神灵来此祭祀
【解析】 此为周颂。“穆穆”是形容周王的德行,周穆王是西周末代君主周宣王的封号。“齐芬”,和顺之貌,指周宣王在位时,国政清明,百姓和睦安定。“四履”指天子的四匹骏马,喻指周王朝的强盛。“屈道参分”指周王的臣下都归顺于他。“钟石”是指古代乐器钟鼓等。“载纪鸿勋”意思是记下了伟大的功绩。 【答案】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成舞》是一首用于祭祀宗庙、歌颂祖先功德的诗。此诗以赞美周宣王之德为主旨
九成宫醴泉碑铭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楝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𨔴𨘬则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辉,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某泉,不能尚也。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
九成宫醴泉碑铭 惟皇(皇上)抚运,奄壹寰宇(统治整个天下)。 千载应期,万物斯睹(千年的周期,万物都能见到。)。 功高大舜(功高盖世),勤深伯禹(勤劳深厚,堪比大禹)。 绝后光前,登三迈五(超越了前人,登上了三皇五帝之列)。 握机蹈矩(掌握规律,遵守法则),乃圣乃神(既是圣人也是神人)。 武克祸乱,文怀远人(武力平定祸乱,文治安抚远方之人)。 书契未纪,开辟不臣(文字还没有记录
九成宫醴泉碑铭 人玩其华,我取其实。 译文:人们欣赏它的华丽外表,我却只看重它的实质。 注释:华(花)- 指外表的装饰,实(果实)- 指内在的价值或品质。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和对内在价值的看重之间的矛盾与取舍。 还淳反本,代文以质。 译文:返璞归真,去除繁复的修饰,以质朴之文为美。 注释:还淳- 返璞归真,即去除繁杂的装饰,返璞归真,回到最原始的、最朴素的状态;反本- 返璞归真
【释义】: 郊庙歌辞,圣敬通神光七庙。灵心荐祚和万方。严禋克配鸿基远,明德惟馨凤历昌。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唐玄宗的诗歌。诗人在这首诗中,对唐玄宗的功德进行了颂扬。 “郊庙歌辞”是唐代帝王为祭祀天地、宗庙、社稷而创作的诗歌,用于祭祀仪式上歌唱,歌颂皇帝的功德。此诗即是为唐玄宗所作,用以赞美他的德行与功绩。 首句“圣敬通神光七庙”意指唐玄宗的德行如同神明一般,能够照亮整个七座庙宇
【注释】: 五郊:古代帝王在五个季节祭祀天神的场所,分别称为春、夏、季夏、秋、冬,合称五郊。 白帝:指汉昭烈帝刘备,字玄德,蜀先主,后追尊为帝,庙号昭烈。 商音:古代五声之一,属金声,其调式以宫为宫,以角为羽。 律应西成:按律律吕来说,秋季是万物成熟之时。 气躔南吕:从天文方位来说,南方对应火。火气所到,就是秋天。 圭(guī)币(bì)咸列:用玉器陈列的礼器。古代祭祀时,以圭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