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自余所及见,里中二三十年来号为文人者,无不以浮名苟得为务,而余与同邑归生独喜为古文辞,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已而又得吴生。吴生少余两人七岁,以贫客嘉定。于书自《左氏》下至《南北史》。无不纤悉强记。其所为诗多怨声,近《西州》、《子夜》诸歌曲。而炎武有叔兰服,少两人二岁;娣子徐履忱少吴生九岁,五人各能饮三四斗。五月之朔,四人者持觥至余舍为母寿。退而饮,至夜半,抵掌而谈,乐甚,旦日别去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山徊路转不知处,到今高士留空言。 太丘之后多君子,门前正对桃花水。嘉蔬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 曾作诸生三十年,老来自种溪前田。四百甲子颜犹少,有与疑年但一笑。 有时提壶过比邻,笑谈烂漫皆天真。酒酣却说神光始,感慨酒澜不可止。 老人尚记为儿时,烟火万里连江畿。斗米三十谷如土,春花秋月同游嬉。 定陵龙驭归苍昊,国事人情亦草草。桑田沧海几回更,只今尚有遗民老。
岁时常祭祀,朝夕自饔飧。 尚是先人祚,谁非故国恩。 枯畦残宿雪,冻树出初皦。 奠醊求何所,邻家借小园。
古人有至心,不在狷与忍。 国禄既弗加,吾身可以隐。 去矣适其时,耕此荒山畛。 更与贤母偕,丘壑情同允。 卓哉鸾凤姿,飘飘高自引。 向使属戎行,岂其逊枝轸。 出处何必齐,此心期各尽。 末世多浮谈,有类激小忿。 割股固荒唐,焚山事可哂。 微哉仲子廉,立操同蚯蚓。 遗祠君故乡,父老事惟谨。 牡丹异凡花,春深洗铅粉。 况此黄芦林,晚送秋风紧。 厉彼顽钝徒,英名代无陨
游子一去家,十年愁不见。 愁如汾水东,不到吴江岸。 异地各荣衰,何繇共言宴。 忽睹子纲书,欣然一称善。 知交尽四海,岂必无英彦。 贵此金石情,出处同一贯。 太行冰雪积,沙塞飞蓬转。 何能久不老,坐看人间换。 惟有方寸心,不与玄鬟变
岱云东浮日西晻,下有畸人事铅椠。 忽来青岛衔尺书,月入轩棂灯吐焰。 别子三年断音问,敝裘白发空冉冉。 引领常睎函谷关,停骖尚忆终南广。 濒行把酒送余去,重来何日当分陕。 腐儒衰老岂所望,感此深情刻琬琰。 担簦百舍不自量,可能再上三峰险。 君家贤甥与令嗣,舞雩归咏同曾点。 尚论千秋品并堪,以吾一日年犹忝。 期君且复慰离愁,勿向流光悲荏苒
雁门春草碧,且复过滹沱。为念离群友,三年愁绪多。 鲁酒千钟意不快,龟山蔽目齐都隘。却来赵国访廉颇,还到关中寻郭解。 陈君心事望诸俦,吾友高才冠雍州。玉轴香浮铃阁晓,彩毫光照射堂秋。 人来楚客三闾后,赋似梁园枚马游。句注山边余旧垒,五原关下临河水。 青冢哀笳出汉宫,白登奇计还天子。穷愁那得一篇书,幸有心期托后车。 又逐天风归大海,好凭春水寄双鱼
老者人所敬,于今乃贱之。 临财但苟得,不复知廉维。 五官既不全,造请无虚时。 赵孟语谆谆,烦乱不可治。 期颐悲褚渊,耄齿嗟苏威。 以此住人间,动辄为世嗤。 嶷嶷林先生,自小工文辞。 彬彬万历中,名硕相因依。 高会白下亭,卜筑青溪湄。 同心游岱宗,谊友从湘累。 江山忽改色,草木皆枯萎。 受命松柏独,不改青青姿。 今年八十一,小字书新诗。 方正既无诎,聪明矧未衰。 吾闻王者兴,巡狩名山来。
劳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齐之东。下视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气包鸿蒙。 幽岩秘洞难具状,烟雾合沓来千峰。华楼独收众山景,一一环立生姿容。 上有巨峰最崱力,数载榛莽无人踪。重厓复岭行未极,涧壑窈窕来相通。 天高日入不闻语,悄然众籁如秋冬。奇花名药绝凡境,世人不识疑天工。 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至今号作神人宅,凭高结构留仙宫。 吾闻东岳泰山为最大,虞帝柴望秦皇封。其东直走千余里,山形不绝连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