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言
这首诗是苏轼的《木兰花慢·杨花》 诗句: 1. 盡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 2. 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3.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 4. 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杨花落满了大地。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美丽的景色。风儿吹过
【注释】 ①寒食:古代在清明前一天禁火,称“冷食”,这一天人们只能吃冷食。次计伯英韵:词人自度曲名(此指词牌)。②向前:指春天。③廿番花信:指二月花信已开。花信:花卉的开花信号。④西风做冷:指春风不温暖。⑤东风做暖:指春风温暖。⑥桃花都记:指桃花盛开时的景象。⑦守得春三:指春天的三候。⑧雨酡云醉:形容春雨和春云迷蒙的景象。⑨玉楼深处:指女子闺房内。⑩抛春外:指春意已过,花儿凋谢。⑪笑说踏青去
陌头试问垂杨,清明多少春人至。芳尘十丈,娇云千片,飞来容易。胡蝶须边,黄蜂翅底,搓成花味。看咋宵寒重,今朝暖透、春一样,游情异。 注释:在路旁试着询问垂杨柳,清明节有多少春天的人来到此地。空气中弥漫着芬芳,如同被轻风吹散的灰尘;天空中飘浮着轻盈的云彩,如同千万朵鲜花聚集在一起。这些蝴蝶和黄蜂似乎在嬉戏,它们的翅膀上沾满了花香。 剩有无家燕子,过花期、未收愁睇。绣户无踪。海山何处,也随花戏
傅言玉女 多谢东风,吹送故园春色。低晴浅雨,做清明时节。昨夜花影,认得江南新月;一枝枝漾,春魂如雪。 注释:多谢东风,指感谢春天的风,它把故乡的春天带给了远方。低晴浅雨,形容天气阴沉,下着小雨。做,是动词,意为“带来”。昨夜,即昨天夜晚。花影,指花朵的影子。江南,这里泛指江南水乡。月,指明月。一枝枝,形容梅花枝条繁多。漾,是动词,意为“荡漾”。春魂,指春天的灵魂。如雪,形容梅花洁白如雪。傅言
【注释】 上巳:农历三月初三,是古代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 催春醒:催发春天的生机。 和雨做成云性:形容春雨滋润万物,使云彩像云一样变化多姿。 流杯:指饮宴时将酒倒入杯子的动作。 轻阴:小雨或微风的天气。 残病:指燕子已到暮年或体弱多病。 说春将尽:比喻燕子已归巢,春天即将结束。 青青: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词以咏物为主,托物寄兴。全篇以“春”字为中心,描写了一幅江南水乡春景图
【解析】 此题的考查主要在于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斜阳谁遣来花径”一句是写景,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背景;“春色三分定”,点明春天的美景是注定要来的;“游丝无力系花腰”,写蝴蝶飞来的情景,写出蝴蝶的弱小;“忙煞枝头相途乱红飘”,写乱红飞落的场景,表现作者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寻春莫向花间去,花外游蜂聚”,写寻春人不要在花里徘徊,因为花外也有美丽的春光。“南园芳草不会空
便风风雨雨,看眼底、韶光都歇。 道春竟归,春来多少恨,无限凝积。 长记寻春早,一枝红粉,压心头千迭。 东君不管春狼籍。 落尽桃腮,雕残杏缬,回头已无踪迹。 只新丛细药,还剩芳泽。 花工抛掷、为群芳暗泣。 试问春何在,难重忆,东风也解珍惜。 向苍苔扶起,几番欹侧。 低回久、更休相忆。 便留得、一朵娇红独自,奈他深碧。 飘零处、芳意难灭。 有暗香、绕过春前去,梅花识得
丰乐溪边,潜虬山畔,几年春色留人。 玉骢初到,长记拨红云。 便与桃花会约,花开处、来定千巡。 都相识,一花一态,一日一番春。 良辰如梦里,又教瞥见,玉辔琼茵。 想轻随雾,娇逐芳尘。 只我天涯倦容,故乡杳、往事难论。 空惆怅,西风不管,一夜老江莼
新安江上山无数。 正催送、春帆渡。 沙市垂杨长记取。 荒烟欹岸,斜阳满树。 个是逢君处。 青门衰柳垂垂暮。 折得长条送君去。 可忆丰溪堤畔路。 波光似雪,花容如雾。 三月飞轻絮
路到阳关天尽,马过青海风轻。 夜泛蒲萄酬壮士,晓拨琵琶唱征声。 散衙新句成。 画角声中秋社,雕旃影里春耕。 高坐春烟三月静,归卧淞波半剪清。 休论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