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
移松竹 龙髯凤尾乱飕飕,带雾停风一亩秋。 待取满庭苍翠合,酒尊书案闭门休。 注释:龙须般的髯毛,凤凰的尾巴,随风飘动着,带起阵阵凉意。周围弥漫着雾气,仿佛能听到秋风的呼啸声。我打算将这满园的松竹移到庭院中,让它们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在书房的门口放下酒杯和书本,不再外出游赏。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以“移松竹”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松竹的喜爱之情。诗中通过“龙须”
【释义】:这是一首写黄陵庙的诗。诗人在黄陵庙前看见春天已经过去,树上的黄鹂鸟已不再啼叫了,只听见杜鹃鸟在松树林中鸣叫的声音。 【注释】: 题 二妃庙——到二妃庙(传说为舜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的坟墓)游览。 黄陵庙——相传为二妃庙,位于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 春已空——春天已经过去。 子规啼血滴松风——指杜鹃声悲切,似人哭丧之状。一说“子规”“子巂”、“杜鹃”都是同一种鸟。
【赏析】: 《醴陵道中》是清代诗人郑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个在春雪覆盖下独自行走的游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注释与译文: 1. 别酒离亭十里强:离别时在酒馆里饮酒到十分醉的地步,才告别了送别的亭子,走了十里路。 2. 半醒半醉引愁长:我喝得半醉半醒,心里感到忧愁不断。 3. 无端寂寂春山路:没有缘由地寂静地走在春天的山路上。 4. 雪打溪梅狼籍香
酬崔表仁 昨日朱门一见君,忽惊野鹤在鸡群。 不应长啄潢污水,早晚归飞碧落云。 注释: 酬:答谢。 见:遇见。 忽:突然。 应:不应该。 长:总是。 啄:用嘴啄。 不食:不饮。 潢:水沟。 污水:污秽的水。 早晚:早晚的时候。 落:天空。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首联写诗人与表仁的相遇,是意外之喜;颔联写表仁的清高脱俗,不慕荣利,而以高洁自许;颈联写表仁不愿同流合污,有志于“碧落”之游,即指仙界
【注释】献凉:向皇帝进献水果。帝乡:帝王的家乡,这里指京城长安。番禺:地名,在今广东广州。献:进贡。凉公:凉州都督,唐时官名。沧洲:水边之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游历江南,在番禺为凉州都督进献水果时所写下的诗篇。 前四句写诗人在番禺独立于水边,面对茫茫的江南,心中无限惆怅。“帝乡群侣杳难寻”,意思是说,皇帝的家乡太远了,我找不到人去拜访;“独立沧洲岁暮心”,意思是说,自己一个人站在沧浪之洲
【注释】 长沙:指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家乡。元门寺:即元门寺塔,位于长安西明县(今属陕西西安市)。张璪员外:唐人张璪曾为元门寺塔画壁画,故称“张璪”。素楹:白色墙壁。翛然:超脱貌。云壑:高旷深远的山谷。梁广:梁思恭,字广文,以文章知名于时。名:声名。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咏元门寺壁画的诗。首句“片石长松倚素楹”描绘的是寺塔壁画中的画面:一块巨石上长着一株青松,它依傍着白墙而立,画面显得非常幽静
注释: - 翠云箱里叠棇栊:用翠云图案的箱子装着,里面叠了一层一层的帷幔。 - 楚葛湘纱净似空:楚地出产的葛布和湖南产的纱都像空一样透明。 - 清江明月夜:在清澈的江水边,夜晚的月光格外明亮。 - 轻凉与挂一身风:微风轻轻吹来,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夜晚的景象,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首先,“翠云箱里叠棇栊,楚葛湘纱净似空”一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重点考查对情感的理解能力。答题时首先读懂题目要求,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首句“桃源”二字点明题旨,诗人游历至此,触景生情,感慨万分
【注释】 名圭:指魏徵的字。玉净:指魏徵的品格纯洁无瑕。二丈:形容火光冲天,直上云霄。杏园花:指唐朝宫廷中的杏花,因为唐玄宗曾在长安城西的“杏园”里种过大量的杏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唐代大臣魏徵的赞美诗。魏徵在唐朝初期以正直敢言、敢于批评皇帝闻名,被后人誉为“诤臣”。这首诗用火的比喻,把魏征比作“名圭”,把他的人品比作“玉净”,表达了作者对他的高度赞赏和尊敬之情
【注释】江上:江边。翠霭(ǎi):青翠的雾气。将:带走,驱遣。吴云:指吴地的云气,即长江以南一带的云气。暝不还:傍晚也不回家。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首联“江上层楼翠霭间,满帘春水满窗山”描写了江边太白楼的景色。颔联“青枫绿草将愁去,远入吴云暝不还”描绘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