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耒
【注释】 1.小山:指庐山。即事:写所见所感之事。 2.尝爱酒:曾喜欢饮酒。 3.此夕:今夜,指今晚。 4.登楼:登山楼观赏月色。 5.月有十分好:月色美好如十分之十。 6.人无一点愁:人没有一点忧愁。 7.云、山、雾:指云雾缭绕的山间景色。 8.灯火近清秋:灯光照亮了秋天的景象。 9.何事太孤绝:为什么显得如此孤单、孤独? 10.前身是楚囚:从前曾经是楚国的囚犯。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的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概括出关键词句即可。如“官闲仍暇日”“春偏藏古寺”等,然后结合全诗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 在闲暇的日子里,乘兴游览禅寂寺,拜访隐居的人。 久雨山间泥土润泽,新晴花儿散发着香气,春色正好藏在古寺,水渐渐满了闲塘。 突然遇到一位隐居者,留人看海棠花。 注释: 官闲仍暇日:官闲无事的日子。 乘兴
【诗句】 庐陵一小郡,百岁两胡公。 论事虽小异,处心应略同。 有书莫焚稿,无恨岂伤弓。 病愧不远别,写诗霜月中。 【译文】 庐陵是一个小地方,百年来出了两个胡公。 虽然议论的事务有所不同,但用心却应该相似。 有书信就不要烧掉,无怨恨怎么能伤了弓箭? 惭愧自己不能远行,只能写些诗在霜月之夜中。 【注释】 庐陵:古地名,今江西吉安市。 百岁:形容时间长久。 胡公:指东汉末年庐陵太守胡威(字季昭)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紫芝重宿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首句“书窗隔湖水”,描绘了诗人的住所与湖水相隔的情景,湖水寒冷,寒气逼人,使得诗人倍感孤独。 次句“寒气倍冯陵”,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不适应,以及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第三句“集宿因重到”,说明诗人因为再次来到此地而感到惊喜。但这种喜悦很快被第四句“新诗得再承”所取代,表明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期待。 第五句“月明山入坐”
小山即事 一闲殊足乐,物物入吾诗。 雨过苔逾碧,风来竹屡攲。 日长思睡急,磨老出茶迟。 近得边头信,今当六月师。 注释: 1. 一闲殊足乐:指一个人在闲暇的时候特别感到满足和快乐。 2. 物物入吾诗:每一件事物都进入了我的诗歌之中。 3. 雨过苔逾碧:雨水过后,苔藓变得更加翠绿。 4. 风来竹屡攲:风吹动竹子,使其多次倾斜。 5. 日长思睡急:因为日照时间延长,所以想睡觉的心情更加迫切。 6.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夜晚的静谧氛围,以及诗人对梅花的深刻感悟。 第一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外面寒风凛冽,而屋内却是温暖如春。客人的到来使得主人特意准备了茶,仿佛是热酒一般。竹制的小炉中汤水沸腾,火光映红了锅底,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第二句“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窗外月亮的感慨。虽然月亮在每个夜晚都是同样的,但当窗外有了梅花时
无风花自落。
不到禅林又几春,依然风景自清新。 竹窗松径幽深处,只有黄花认着人。
将军忠愤世无双,忍见狂童作假王。 全蜀不移唐日月,四州重著汉衣裳。 节旄凛凛风霜在,兄弟班班史传香。 若使中营星未殒,生擒颉利到龙荒
闲官得趁宰官行,农务村村早办耕。 燕子知时还记旧,社公合雨却成晴。 登坛饮福虽无称,割肉怀归似有情。 宿露尽披山历历,卖花人起欲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