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鸿
舟行鸬鹚湖 万顷波平绿涨浓,祠开黄道正蒙茸。 占来泽气常疑雨,听入山风已逗钟。 短屐便将寻紫峡,轻帆忽复指青松。 此中好景偏宜夜,莫阻游人月下筇。 【注释】 1、万顷:形容水势浩大。2、祠:庙宇,泛指神祠。3、黄道:指黄道日,古代以太阳所经方位为“黄道” 4、泽气:指湖面上的水汽。5、紫峡:地名,位于今四川境内。6、轻帆忽复指青松:轻船的帆忽然指向了青松树。 7、此中:此处。8、好景
首先输出诗句: 1 尚胥亭上步月,荒亭寂寂倚胥川。 2. 野旷应知受月先,光涌人如天上坐。 3. 景浮桥似汉中悬,珠藏释底明生夜,水并江心味入禅。 4. 莫道孤忠徒自苦,海滨祠墓至今传。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尚胥亭上,我独自一人在月光下漫步,荒凉的亭子静静地倚靠在胥川边。野外空旷,月亮应当知道它是第一个被照亮的。月光如同从天堂中涌出,使人感觉像是坐在天上。景色倒映在桥上
贲湖地僻宋村名,荻月芦风秋自生。 萧寺仅存方外想,野航恰备画中情。 绣衣墓顶松犹挺,给谏茔前水独清。 可但曾孙怀祖泽,隐沦多尚话先生。 译文: 贲湖是一个偏僻的宋村名,秋风中荻花、芦花飘动,自有一种自然之美。 萧寺只剩下了方外的想象,野船恰好可以满足画中意境。 绣衣墓上的松树依然挺拔,给谏的坟前只有清澈的水。 可叹我那曾孙只能怀想先祖的功德,隐居的人大多还谈论先生的学问。 注释: 1. 贲湖
荒亭寂寂倚胥川,野旷应知受月先。 光涌人如天上坐,景浮桥似汉中悬。 珠藏释底明生夜,水并江心味入禅。 莫道孤忠徒自苦,海滨祠墓至今传
贲湖地僻宋村名,荻月芦风秋自生。 萧寺仅存方外想,野航恰备画中情。 绣衣墓顶松犹挺,给谏茔前水独清。 可但曾孙怀祖泽,隐沦多尚话先生
万顷波平绿涨浓,祠开黄道正蒙茸。 占来泽气常疑雨,听入山风已逗钟。 短屐便将寻紫峡,轻帆忽复指青松。 此中好景偏宜夜,莫阻游人月下筇
钱鸿是清代诗人,以诗名于世。 号若庵、槜李诗系·卷二十六的“鸿”字,其生于清高宗乾隆年间,是海盐人,即今浙江嘉兴一带。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化的家庭,其父升曾任过地方官员,并筑室于宋湖,可见家族对文化教育的重视。钱鸿不仅出身书香门第,还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深厚的文化氛围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