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波平绿涨浓,祠开黄道正蒙茸。
占来泽气常疑雨,听入山风已逗钟。
短屐便将寻紫峡,轻帆忽复指青松。
此中好景偏宜夜,莫阻游人月下筇。

舟行鸬鹚湖

万顷波平绿涨浓,祠开黄道正蒙茸。

占来泽气常疑雨,听入山风已逗钟。

短屐便将寻紫峡,轻帆忽复指青松。

此中好景偏宜夜,莫阻游人月下筇。

【注释】

1、万顷:形容水势浩大。2、祠:庙宇,泛指神祠。3、黄道:指黄道日,古代以太阳所经方位为“黄道”

4、泽气:指湖面上的水汽。5、紫峡:地名,位于今四川境内。6、轻帆忽复指青松:轻船的帆忽然指向了青松树。

7、此中:此处。8、好景:美好的景色或风光。9、偏宜:特别适宜。10、月下筇:指在月色下用一根竹竿当拐杖行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鸬鹚湖时所作。诗一开头,就写湖水之阔和水位之高,然后描写了当地神祠的景象,接着又写到自己乘舟游览的感受。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句“万顷波平绿涨浓”,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光山色图,湖水广阔无边,绿意盎然,波纹起伏,给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感觉。第二句“祠开黄道正蒙茸”,则是对神祠的描述,神祠的门口正在被雨水冲刷着,显得有些凌乱。这里的“蒙茸”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神祠门口被雨水打湿的样子,也表达了诗人对神祠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占来泽气常疑雨,听入山风已逗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游览鸬鹚湖时的所见所闻。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将湖面上的水汽和山上的风声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能听到那风声和水汽的声音。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湖面上的水汽和山上的风声都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接下来两句“短屐便将寻紫峡,轻帆忽复指青松”,则是诗人游览鸬鹚湖的具体行动和感受。这里,诗人选择了一条风景优美的路线——紫峡和青松之间的小道进行游览,沿途的风景令人陶醉。同时,诗人还感受到了湖面上的清风和远处传来的钟声,这些声音都给诗人带来了愉悦的心情。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表达了他游历山水的愉悦心情。

最后两句“此中好景偏宜夜,莫阻游人月下筇”,则是对整个游览过程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为在这个美丽的夜晚,湖中的美景尤其适合观赏,不应该因为游人的阻挠而错过。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游人的关爱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湖光山色之美以及游历山水的愉悦心情,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游人的关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