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卷
【注释】共论文:一起讨论学问。依然:依然如故,仍然。踪迹分:指朋友之间分开。避远不相闻:因怕彼此见面而避开。万重山:形容山势高耸。何由比明月:如何比得上明亮的月亮。到处可逢君:到处都能看到您。 【赏析一】《赠张韩伯》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暂得共论文”,意思是暂时还能和你在一起谈论学术;“依然踪迹分”,意思是虽然暂时还能在一起谈学术
留别吴中诸士友 我游历江南虽不空闲,心中幽思也常相关。 今天经过的地方,他夜的梦里也会出现。 松江云漂浮在水面上,茂苑的树成了山峦。 何况多有吟咏之人,让人感到懒散想回家。 译文: 我在江南漂泊,虽然不空闲,但心中的思绪却常常与这里相连。今天我经过的地方,他晚上也会梦见。松江的云飘浮在空中,茂苑的树成为了山脉。更何况这里还有很多吟诗的人,让我感觉懒得回去。 注释: - 羁游
注释: 1. 东南地:东南地区。 2. 江水:指长江,流经东南地区。 3. 勾漏药:传说中的一种仙草,传说服后可以长生不老。 4. 老君孙:老子(李聃)的后代,这里借指道教修行者。 5. 云相似:比喻世事如云,变化无常。 6. 枯荣事:指事物的兴衰更替。 7. 柴门:指简陋的家门。 赏析: 诗人通过描绘九华山的景色和自己的修行经历,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中“九华峰最碧
【注释】 涧:山间的小溪。韩仲止:人名,作者的朋友。 树树有佳阴:指山上树木茂盛,遮蔽了阳光,使人感觉阴凉宜人。 住:停留。 掬来南涧水:指用手捧起清凉的泉水饮用。掬:捧。 屋上云飞冷:指屋檐上飘着像鸟一样的云彩,给人以清凉之感。 篱根藓积深:指篱笆旁边长满了苔藓。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和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小诗。首联写山景之美;颔联写诗人在山中的生活;颈联写山中清幽之境
送吉水包长官 不耻身为令,惟存济物心。 离家春雨足,入境夏苗深。 吉字水初识,洞岩仙可寻。 知君修净化,白日只弹琴。 注释及赏析 1. 不耻身为令,惟存济物心: - 关键词: “不耻” - 表示不以自己为耻,“身为令” - 意为担任地方长官,“济物” - 指救济他人。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于担任官职的高尚态度和为民服务的初心。即使身负重任,也要以济世为己任,体现其崇高的道德情操。
诗句原文: 当时一万言,亲擢自临轩。 况有从前例,难辞不次恩。 下峰云带寺,震泽水浮村。 多少闻名者,争来识状元。 译文注释: 当时,我写了一份一万言的奏疏,皇帝亲自从殿中提拔了我。 何况以前已经有先例,难以推脱皇帝的破格恩宠。 下山时云雾缭绕的寺庙,映衬着湖水荡漾的村庄。 有多少闻名于世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来认识我的状元身份。 赏析: 这首诗是翁卷对赵嗣勋的一种赞赏和祝愿
【注释】 《京口即事》是一首五言律诗,写诗人在镇江京口的所见所感。 “长流当下流,铁瓮此为州”:长江水流湍急,汹涌澎湃,奔流直下,而镇江却能镇住长江的激流,使江水平静。这两句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镇江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 “前代多名迹,闲人欲遍游”:镇江有许多古代遗迹和名胜古迹,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游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镇江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夕阳波上寺,明月戍边楼”:夕阳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
【注释】: 1. 通法:精通法律。 2. 立朝身:在朝廷中任职。 3. 擢第人:通过科举考试的人。 4. 马寒村驿暮:马匹因受寒而显得疲惫,黄昏时分抵达村驿站。 5. 灯暖帝城春:灯火温暖,照亮了帝都的春意。 6. 高门有贺宾:高贵的家门迎来了祝贺宾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徐评事赴省试(即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之作。诗中通过对徐评事赴京应试的描述,表达了对他前途的美好祝愿。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友人林居”,点明题旨,表明作者与友人同是隐者;“花石与林庐,皆非俗者居”,写友人居处环境之清幽雅静,以“非”字强调其超尘脱俗的品格;“铺沙为径软,因竹夹篱疏”,写友人居处之自然、宁静;“留客同家食,教儿诵古书”,写友人待客有礼和教育子弟的风范;“只欲似樵渔,不慕荣利禄”,表明诗人的人生志向。此诗语言平实而含蓄,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 朋友在山林里安家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解答时,首先指出该诗的内容、形式特点及思想感情,然后分析其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魁名人共说,直节世间闻”两句,写人称道周子的名声与品德。“远地今崇学”一句点明送别之地,是远离朝廷而到地方任职的地方。“诸生久待君”一句,写当地学子们久仰他的大名。“三湘鸿不到”三句,写周子之离任去职。“五岭路初分”二句,写他赴任途中所行之处,是五岭山南侧,从广西进入广东。“闲日登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