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燧
寄王宪使立夫 庭树生秋风,炎炽夺如失。 小虫鸣喓喓,高隼飞鴥鴥。 缅怀素心人,若发未忘栉。 百年能几见,过眼徂电疾。 而君有官事,出言千里律。 何暇喜蛩音,情与逃空一。 昨因赵卿至,戒遣书新述。 篇轴不害多,无惮费纸笔。 且约来北州,樽酒留十日。 晴天逼佳夕,共看华月出。 非不思馀论,门无一亲即。 吾私如汲车,已脱复萦繘。 晚菘生待种,早稻行可铚。 少须黄花发,秋风亦萧瑟。 倒冠独山巅
诗句释义与解析: 1. “多君闻道粗知归,云雾何人识少微。” - 注释:这里指诗人在众多朋友中听闻自己对某些道理有所领悟和理解。而云雾中的微光(少微)象征着智慧的光辉或真理的启示。 - 赏析: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群体中虽有一定成就但仍未完全明了自身道路的心境,同时表达了对于知识或真理探索过程中的孤独感。 2. “尔后骅骝终独步,目前鸷鸟不群飞。” - 注释
【注释】黄华,指湖州(今属浙江)的黄华寺塔。墨竹:用墨汁画竹子,称墨竹。颠风:旋风。掣旗脚:旋风像旗子被风刮得歪斜,形容风势大而猛烈。军民吹屈最高牙:比喻黄华寺塔高耸入云,成为军民心中的最高象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华寺塔在狂风中巍峨矗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古塔的赞美之情。首句“黄华墨竹”,点明主题,黄华寺塔和墨竹都是诗中的重要元素。第二句“湖州再变到黄华,两竹离披自一家”
注释: 1. 渊澄如止水:比喻心地清静,不为世俗所动。 2. 泉活有馀波:比喻影响和恩惠远远流传。 3. 梅到清香处:比喻人的才德高洁。 4. 君应风味多:形容人的性格独特,与众不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来赞美相师的品德和才情。 首句“渊澄如止水”,用来形容相师的心地清静,不为世俗所动。这里的“渊澄”指的是深潭中的清水,清澈透明,没有一丝杂质
诗句注释: - 出门京国事无涯,虚掷东风五物华。 - 出门:离开京城 - 京国:指朝廷(或京城) - 事无涯:事情没有尽头 - 虚掷:白白浪费 - 东风:春风 - 五物华:五种花卉 - 却谢病归催不起,故园今见碧桃花。 - 却谢病:推辞疾病 - 催不起:无法被催促 - 故园:家乡 - 今见碧桃花:看到家乡的碧桃花 译文: 我离开了京城,国家大事无穷无尽,白白地浪费了美好的春光。但我推辞疾病
注释: - 题围肚诗:题目是围绕“春”的,可能是在描述春天的景色、感受或某种与春天相关的情境。 - 八十年来遇此春:指诗人经历了八十年的时光,终于迎来了这个美好的春天。 - 此春遇后更无春:表示春天的到来使得之前的岁月变得不再有意义,因为春天是唯一的季节,之后就没有第二个季节了。 - 纵然不得扶持力:即使没有外力的帮助和支持,也依然能够独立地生活和奋斗。 - 也作坟前拜扫人
注释: 癸巳九日:即指诗人生日的农历九月九日。 去岁君山孤棹游:去岁,去年;君山、棹,都是指代作者自己;孤棹,意思是独自驾船。君山,指的是洞庭湖中的君山岛。 尽室石城州:尽室,全部家人都来了;石城州,地名,在今湖南衡阳附近。 明年白发桑榆日:明年,今年之后;桑榆,指日暮,这里借指老年;白发,年老的意思。 何地青山萸菊秋:何地,何处;青山,泛指山;萸菊,泛指菊花和茱萸;秋天。 客气已为强弩末:客气
【诗句释义】: 1. 只闻官罢尚荆州,不谓相逢郢水秋。——只听说你的官职被免去后,仍然回到荆州去,没有想到在这里遇到你。郢水,即长江,在湖北,这里指江陵(今属湖北)。 2. 如我避贤三退舍,与君为客一登楼。——像我这样的贤人三次推让而离开,现在与你同坐于高楼之上。 3. 人才妄自金鸣冶,世事从渠剑刻舟。——那些才子们自以为有才华,就像金子和宝剑一样,其实都是徒劳的
注释: 常时易处变时难,掬育孤儿纺织间:在平常的时候容易处理,到了有困难的时候就难以办成。掬(jù)育:抚养。 向使相欢得偕老,贞名未必满人寰:要是能够一直相亲相爱到老,那么她的名声也未必能传遍天下。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感叹世事的诗。首联写“变时”之难,意在说明,在平时生活上的事情,往往容易处理;但是一旦遇到大事,就会变得十分艰难。颔联则由感慨生发,进一步指出,如果双方感情深厚,能够相亲相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共四句,内容如下: 舟达黄溪 草木随寒暑,殊方荣悴同。 苇花兼露白,柽叶未霜红。 日月双飞鸟,江湖一病翁。 晚来沙屿上,愁坐独书空。 注释: 1. 舟达黄溪:指船只驶达黄河流域的河流。 2. 草木随寒暑,殊方荣悴同:自然界中的草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生长和凋谢,无论在何处都是一样的。殊方,不同的地方;荣悴,指草木的生长和凋谢。 3. 苇花兼露白,柽叶未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