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共四句,内容如下: 舟达黄溪 草木随寒暑,殊方荣悴同。 苇花兼露白,柽叶未霜红。 日月双飞鸟,江湖一病翁。 晚来沙屿上,愁坐独书空。 注释: 1. 舟达黄溪:指船只驶达黄河流域的河流。 2. 草木随寒暑,殊方荣悴同:自然界中的草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生长和凋谢,无论在何处都是一样的。殊方,不同的地方;荣悴,指草木的生长和凋谢。 3. 苇花兼露白,柽叶未霜红
诗句释义: 1. 发舟青神县:这句表达了出发地为青神县,可能是诗人所在地或旅行目的地。 2. 青神开百丈:青神县有广阔的景色,形容其风景优美,广阔无边。 3. 江岸转荒凉:描绘了江边的景象,由繁荣转为荒凉,可能反映了战争或灾难后的景象。 4. 薜荔缘松起:薜荔是一种植物,生长在树上或石缝中。这里指薜荔依附在松树上生长。 5. 蒹葭并竹长:蒹葭是芦苇的别称,这里与竹子一起生长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创作的。当时诗人正在东都洛阳,任太子四门博士。 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感事:感慨世事。 致位丞疑地:把位置让给了别人,感到自己的位置不稳固。 2. 夔龙伯仲间:指地位和才能相当的人。 3. 星当朝北斗:意指自己如北斗之星,高悬于天空。 4. 日已薄西山:指自己如同太阳落山时一样,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5. 取谤因雠恶
【注释】 1. 舆病:车中生病。高厓:高高的山崖。道中作:在路上所作。 2. 役役:奔波劳顿。乾坤远:天地广阔,指征途遥远。 3. 栖栖:忙碌奔波。道路频:频繁地在道路上行走。 4. 五年三入蜀:从天宝四年到天宝八年,诗人五次入蜀。三入,指四次。 5. 十梦九归秦:从天宝五年(746)到天宝十四年(755),诗人多次梦见回到长安,但最终未能如愿。 6. 疟鬼:疟疾鬼怪。凌客:欺凌旅客。 7.
【注】 支离:衰败。 有戈难却:指有战乱,难以退避。鲁阳:战国时期阳翟人,以守节不屈闻名。传说他与敌人对射,光耀照敌营三日。 花信风:即“风雨”。杜甫《佳人》诗云:“天明登甲子,雷惊风雨来。” 霏微:雨丝飘洒的样子。 樯乌作背飞:语出《庄子》:“昔者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乾元二年(759)流寓华州时所作。当时诗人因遭逢变乱而流落异乡,心情悲苦,写下此诗抒发感慨
寄畅纯父治中 欲闻真息耗,无使梓潼来。烽火平时报,田畴乱后开。徒歌王粲赋,不直士元才。遥忆牛头寺,思亲日几回。 译文: 我渴望听到家乡的安宁消息,不要有战争传来。和平时期可以传递烽火信号,乱世之后才能开启农田。空有王粲的诗歌,却不值得一个真正的人才。我遥想那牛头寺,思念家人的日子几乎成了日常。 赏析: 这首诗是姚燧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真实写照。诗人在诗中提到“烽火平时报,田畴乱后开”
六十一年似,窗隙白驹驰。 人家守岁痴计,明日怕容辞。 万事才堪一笑,何必朱颜年少,谁不侮吾衰。 只看屠酥酒,先酌襁中儿。 无以为,闲檃括,谪仙诗。 人生日日浑醉,百岁以为期。 三万六千场耳,一日杯倾三百,巧历算能推。 试问自今去,余有几何卮
买地近隍壑,十顷展平澜。 相如漫说云梦,八九可胸蟠。 已具扁舟放鹤,又且观鱼知乐,何忍利投竿。 却恐避地下,鸥鹭怨盟寒。 屋茨茅,蹊种竹,畹滋兰。 天生此所宜著,素发飒垂冠。 手苦弯弓难合,惟有招麾毛颖,筋力尚桓桓。 携我二三子,日往将诗坛
更休寻、玉山瑶草,蓬莱知在何处。 司花嫌被春风妒。 留待九秋清露。 还解语。 试问著当时,月夜乘鸾女。 何年遗汝。 甚不怕高寒,青冥万里,鬟鬓乱风雾。 人间世、无物有香如许。 灵均遗恨千古。 芙蓉杜若何堪佩,憔悴行吟沅浦。 空自苦。 悄教得扬雄,不信离骚赋。 云窗月户。 恨白发诗翁,年来多病,不识醉乡路
两闲日月同悠久。算来无比东君寿。 一岁一归来。光风吹九垓。 花枝依旧好。只自伤垂老。 七十六年人。见花能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