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钧
【注释】 曾纪泽(1839-1890),字劼刚,湖南人。道光进士。官至陕甘总督、钦差大臣。光绪初年,任两江总督,署理湖广总督,督办新疆军务,镇压张格尔叛乱有功。后因受慈禧太后忌恨被罢官。联中“伦敦”、“巴勒严城”、“北狄”皆为对仗词,意指英国和法国。 【赏析】 这首诗是曾纪泽在戊戌政变之后,被慈禧太后软禁起来时,他的朋友王闿运为他写的挽联。诗的上联说:博望侯(张骞)驾着槎船渡过了天河
注释: 兼赞皇江陵所长,武功过之,是真亚东人杰; 继益阳湘乡徂逝,宗臣代谢,莫窥此后天心。 译文: 称赞皇江的陵长(即指江西临川人陈宝箴,字右铭)的武功超过了他,他是真正的亚东人杰; 继承益阳湘乡的人逝去了,他的后代官员接替了他的位置,我们无法窥视他们未来的天命。 赏析: 这首诗是对陈宝箴的赞美和哀悼。诗中提到“兼赞”一词,表示对陈宝箴的全面称赞,包括他的武功、才华等各方面都超过了他
【注释】 学务尤著勤劳:学问事务尤其勤奋。 是中土吉田松阴,天语褒嘉:这是中国中土的吉田松阴,皇帝的圣旨褒扬赞扬他。 允为定论:可以成为定论。 儒臣与参政事:儒家学者参与政治。 其德望欧阳永叔:他的德行威望就像欧阳修。 士林悲悼:士人阶层悲痛哀悼。 荩有同情:我也有同情。 【赏析】 此诗是挽张百熙联。张百熙(1847-1907),字孝先,号鹤龄,直隶(治今河北省保定市)大兴人
风首二南,备异日干城腹心之选; 学通六艺,扫末流词章考据之芜。
地近西山,长兹慷慨悲歌,郁为朝气; 天临北斗,愿共激昂起舞,惜此分阴。
正臣子卧薪尝胆之时,莫耻断齑风太俭; 是古人击筑饮酣之地,相期学剑术无疏。
乾岳儒宗,紫峰介节,芥子文章,先哲具遗型,好向传书寻坠绪; 金台日暮,易水风寒,江村亭古,奇踪欣一遇,欲偕多士涤尘襟
望重大江南北,佐武慎治兵,继文正治民,声绩无惭往哲; 晚屯时局艰危,戊戌能守经,庚子能应变,风节不愧名臣
纲常与日月相始终,任异说群飞,一死自堪千古; 生平以友朋为性命,恸故人我弃,苟活尚复几时。
罗正钧是清代的诗人,字顺循,晚号劬庵,湘潭人,清朝官员。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也是清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其诗文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以下是对罗正钧的相关介绍: 1. 生平简介:罗正钧生活在清朝晚期,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官场到民间的转变。清光绪十一年(1885)他中举人,之后历任多个地方官职,包括抚宁、定兴、清苑知县,天津、保宁知府,山东提学使和湖南学务处提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