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基
生色屏风一面开,轻罗团扇合欢裁。 深深院落青青柳,纵是无花也看来。 赏析: 《到江西省看花次韵(四首)》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生色屏风一面开”: - “生色”一词在这里指的是颜色鲜明、光彩照人的意思。屏风作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其色彩通常较为柔和或朴素
【注释】 潭州:今湖南长沙。杂怀:即感怀之意。 桃花:指春天的景色。深红,颜色鲜艳。 杏花:亦指春天的景色。白,指白色的杏花。 弄春色:形容桃花与杏花争艳。 东风:春风。一片:一阵阵,指风势大时随风飘舞的样子。落衣裾:衣服被风吹得飘扬。 肠断:极度悲伤。未归客:没有回家的客人,指在外漂泊的人。 【赏析】 《潭州杂怀》是唐代诗人贾至在湖南潭州(今湖南长沙)任司马期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望武昌二首 其一 吹面风来杜若香,离离烟柳拂鸥长。 人家鹦鹉洲边住,一向开门对汉阳。 注释:春风轻轻吹过,带来了杜若的香气,远处的烟雾中的柳树在轻轻地摇曳,与水中嬉戏的白鹭相伴相随。在靠近江边的鹦鹉洲上,有人家居住,他们一直敞开家门,面对汉阳的方向。 赏析: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基创作的五言律诗作品。全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武昌地区的景象。首句“吹面风来杜若香”,描绘了春风带来的芬芳
【释义】 碧绿参差的上皇宫殿的残基,我来到这见废的遗址。尽人皆说河边的金线柳,腰肢依旧娇美如李师师。 【注释】 宋宫故:宋皇宫。故:旧的,过去的。 嗟来:感叹词。 登见:登上、看见。 废基:废弃的遗迹。 尽道:都说。 金线柳:柳树名,柳枝金黄色。 师师:“李师师”是宋代的歌妓、舞女,以色艺双绝著称于世。这里借指柳树。 【赏析】 《登宋宫故基》这首诗是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所作,是一首咏物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词的意境,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来分析。此题中,“东湖东畔柳枝长,满苑飞花乱夕阳”,写的是东湖之畔的柳条长长地伸在湖边,满园的落花在晚霞中飘舞。“何处祓除儿女散”,指代的可能是那些被世俗缠身、不能自由自在生活的儿女们。“过来流水郁金香”,指的是那些能够随波逐流的流水。从这几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世态人情的深深感叹。 【答案】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最后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纱衣罗扇一时裁”,诗人在船上闲得无事,便开始裁剪纱衣罗扇,以排解心中的郁闷。这里的“纱衣罗扇”指的是诗人自己。“一时裁”是说诗人裁剪了纱衣罗扇,“一”是虚指的数词,“时”表示的是时间。“两两三三作伴来”的意思是说,他身边有两个人相伴着
青丝茵褥是柔莎,白苎衣裳胜绮罗。千树桃花红一色,春光谁道不须多。 译文: 在江西省观赏花,铺设着柔软的草地,穿上白色的苎麻衣裳,胜过华丽的锦缎。满山坡的桃花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谁能说春天的美不需要如此繁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西的花海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诗中提到了“青丝茵褥”这样的细节,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句:小小旗亭曲曲阑,禁烟时节未莺残。 翻译:小旗巷的曲折栏杆,正是烟雾缭绕的时候,但此时尚未到莺歌燕舞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是杨基在江西省看花时所作,诗中提到的“禁烟时节”和“莺残”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春季景象。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将春天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又美丽的环境中。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明 舟泊南湖有怀二首·其二 单罗小扇夹纱衣,冠子梳头插翠薇。 知是范家园里醉,无人不戴杏花归。 注解与赏析: - 单罗小扇夹纱衣:描述了一种轻薄而精致的穿着方式,单罗衣和夹纱衣都是当时流行的服饰材料,显示出作者对时尚的敏感和追求。 - 冠子梳头插翠薇:描绘了古代女子常用的发饰,即用翠绿色的植物(如竹叶)编织而成的冠子,用以点缀其优雅的发型。 - 知是范家园里醉
岳阳阻风 三湘风雨五湖春,万里相思一病身。 能向此中魂不断,更无愁处可愁人。 【注释】 岳阳: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 三湘:指湘江、潇水、蒸水。三湘,是泛指湖南境内的三条江河。 风雨:指洞庭湖的风浪。 五湖:指洞庭湖。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南起湘阴县北至华容县,西起沅江口东到湘江入长江的河口。 春:指春汛。 万里:形容远隔万里。 一病身:指因病而身体虚弱。一病,指生病。 能:能够,可以。 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