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凯
江上草堂风物幽,江花红白满汀洲。 鸣鸠呼妇东西去,麋鹿将儿远近游。 已有轩窗成晚趣,更无舟楫散春愁。 东林早晚樱桃熟,应与黄香数劝酬。 注释: 1. 江上草堂风物幽:指的是江上的草堂风景优美,环境幽静。 2. 江花红白满汀洲:指江边的花草颜色鲜艳,使得整个江洲都变得色彩斑斓。 3. 鸣鸠呼妇东西去:指鸣鸠在叫着,让妇女们向东或西的方向飞去。 4. 麋鹿将儿远近游:指麋鹿带着孩子在远处和近处游玩
【注释】 1. 马叟:指唐代诗人马戴,字虞龙。 2.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3. 四十年:从孩童到成年共40年。 4. 只道:只认为。 5. 诗名:指名声。 6. 宁知:岂知其意。 7. 蓬蒿:草野。扬雄宅:扬雄的家在长安城西北的渭水之滨,故称。 8. 虾菜:即虾蟆菜,一种蔬菜。 9. 归雁:指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郭外寄王录事 袁凯笔下自然景致与人生感悟 1. 诗篇原文 白鸥黄鸟动春声,绿树清波称晚晴。 何用城中走尘土,只消江上过清明。 深村浊酒还堪醉,野老狂歌亦有情。 寄语东门王录事,底须辛苦过平生。 2. 诗句解析 - 白鸥黄鸟春声弄:描述春季时节,白鸥和黄鸟在水面上欢快地游动,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氛围。 - 绿树清波称晚晴:描绘了春天傍晚,绿色树木和清澈的湖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诗句:“泽国西风霜树多,萧条茅屋倚江波。” - 释义:在广阔的泽国中,秋风带着寒霜扑打着树木,显得格外萧索。一座简陋的茅屋依傍着江边,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 - 注释:泽国的西风,带有霜的树木很多;茅屋,简朴的住所。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秋天景象,寒风中的霜树和简陋的茅屋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2. 诗句
怀曾彦鲁 不见曾公白发侵,酒杯棋局最关心。 年华冉冉情何限,江海悠悠水正深。 欲买小舟随雁去,便从幽壑听龙吟。 明年春满长洲苑,拄杖穿花处处寻。 注释:1. 曾公:指作者的朋友曾彦鲁。2. 酒杯棋局:饮酒下棋,消遣时光。3. 冉冉:缓慢地。4. 悠悠:宽广的样子。5. 随雁去:比喻追随朋友远行。6. 幽壑:深邃的山谷。7. 龙吟:指瀑布的声音。8. 杖:拐杖。9. 穿花:指赏花。 赏析
注释:谢氏的庭院里,池台多好春色,风帘水栏不沾尘。千钟绿酒能留客人,满树黄鹂更可爱。蝶翅乍惊歌扇远,柳花轻触舞衣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赞美谢氏庭院的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谢氏庭院的美好景色和春天的氛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饮酒赏景,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在京师与吴中黄道士分离的感怀之作。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京师怀吴中黄道士 【诗句解析】 京师:指当时的首都,即长安。 黄道士: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朋友、诗友黄炼师。 【译文】 我在京师思念着你,吴中的黄道士,我非常地怀念你。 【赏析】 首联点明主题,诗人在京城思念着远方的好友,表现出深厚的友情。 吴下黄师我所怜 【诗句解析】 吴下:泛指吴地,即现在的江苏一带。黄师
诗句原文:白下西风吹夜凉,五湖秋草著微霜。 千家砧杵初凌乱,独客关山正渺茫。归去定应残腊尽,飘零犹幸此身强。 译文: 白下的西风吹拂着夜晚的凉爽,五湖的秋草上已经覆盖上了薄薄的霜。 千家的砧石开始在混乱中作响,而我独自一人站在关山之上,眼前的景象显得十分辽阔且迷茫。 回到家乡的路上,我一定会度过这一年的最后一个冬季,尽管我漂泊不定,但至少我还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不屈的意志。 赏析:
【注释】 过黄耳墓有感黄耳,即黄鹤,传说仙人乘黄鹤而去。黄耳墓,即张仲景的墓地。 迟:迟缓。 柳条:指春天的柳树条。花萼:指花朵的花托,泛指花草。 多才:指才华出众的人。浮云:比喻轻浮而易变。 异物:与自己不同类的事物。思:思念。 顾养:照顾、供养。不背:不会违背。 何事:为什么。 绿酒:指绿色的酒,通常指春天的酒。人皆醉:人人都沉醉其中。 落日孤舟,一叶孤舟,诗人自比为一叶孤舟。 【赏析】
【注释】 春日溪上谩书:漫写诗篇,无足轻重。谩,随意,任意。春日,春天的日子,指阳春三月。溪上,水边。东家野老,东邻的老头儿,泛指邻居的老年人。浑知我,完全知道我,表示对老人十分了解。 【赏析】 这是一首闲适之作,表现的是作者在闲静的春光中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 首联“白发何烦试鹖冠,清江久欲把渔竿”意思是说,白发的人何必去戴那黑色的帽子呢(鹖是黑色)?我早就想拿我的渔竿去钓鱼了